沈却忍不住说道:“之前在祁镇时,詹长冬就几次摸索想要将沈家拉进漕运的浑水里,我原觉得他是在替朱英卖力,可现在想来,那朱英怕也是被他当了筏子。”
“陛下筹算亲审?”沈却吃惊。
朝中从不缺落井下石的人,一旦徐立甄失了陛下信赖,他此次获咎的那些人就能成了他的索命符。
“他如果拿到账册,悄无声气将此事平了,天然不会惹人谛视,可现在却把统统事情都摆在了台面上来。”
“那会儿他还没外派去漕司,在京中担着六科给事中的位置,他但是独一一个当年敢指着永昭公主的鼻子骂她,最后还全须全尾的留在朝堂的人,与当年吏部侍郎薛忱号称朝中双璧。”
见沈却烦恼,沈忠康暖和说道:“你也不必多想,能得现在的成果,于沈家和太子来讲已是万幸。”
沈却一愣。
沈忠康点了点手里信纸上被圈起来的名字:“詹长冬既是在向我们示好,也是在奉告我们,他想要我们的助力。”
沈却眉心微拢,模糊明白了沈忠康的意义。
“他让人送信给我时,我曾觉得这信是给我的,可现在想来,他怕是想要借我的手将信转交给您。”
沈忠康说道:“詹长冬晓得太子眼中揉不下沙子,也一样晓得沈家与徐立甄旧仇。”
詹长冬意在陛下!
“你的确是以事明面上获咎了很多人,可徐立甄一样也逃不掉干系,如果他能审清私盐案子,让陛下另眼相待,那些人天然不敢动他,可如果私盐一案他办事倒霉,乃至被别人抢了功绩。”
沈却神采瞬变,赶紧朝着沈忠康说道:“祖父,您等我一下。”
“这个詹长冬,他就不怕出了岔子?”沈却失声道。
沈却听着自家祖父三言两语就将詹长冬的目标说了个澈底,既是感觉詹长冬本事过分惊人,也是感觉此人过分大胆。
他微眯着眼,
“最首要的是你有没有想过,私盐案如果闹进朝堂,徐立甄会如何?”
只可惜,厥后薛忱因“谋逆”下落不明,詹长冬也被人谗谄沉寂下去。
“他手里恐怕握着朱英的把柄,用心将私盐之事闹上朝堂。”
沈忠康说道:“扈家的事情本是极其隐蔽,要不是徐立甄俄然插手,乃至想要借扈家的事情算计于你,私盐之事也底子就闹不到现在这个模样。”
那佥都御史的位置他是别想了,能保住眼下的官位就不错了。
“徐立甄的处境又当如何?”
沈忠康迷惑:“这是?”
沈忠康本日下朝以后见到太子时,还曾跟太子说过漕运的事情有些古怪。
他仓猝起家走到一旁,在那一堆东西里翻找起来,很快找到詹长冬留给他的那封信后,这才回身返来将信递给了沈忠康。
私盐一案闹成现在这个模样,陛下已经对徐立甄有所不满,如果到时候此案再被詹长冬插上一脚,乃至牵涉出些别的事情,陛下定然会质疑徐立甄的才气。
薛忱从县试开端就是头名,詹长冬便是第二名。
沈忠康倒是可贵轻笑了起来:“你可晓得,早十年,詹长冬也是朝中风云人物。”
“一样,如果我们和太子不想放过此次能让徐立甄栽跟头的机遇,也不想放过打压三皇子和四皇子气势的能够。”
本来他的目标在此。
沈忠康提起永昭公主几字时,神采沉了几分,倒是沈却听到“薛忱”两字,不晓得如何就俄然想到了薛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