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模糊,碧水遥遥。兴州城南外五里处的大明山下最清幽处,便是扫花别院。秋高气爽之际,麦浪已是一片金黄。轻风缓缓,从远处望去,好似置身于一片金色的陆地。临水望山,自是另一派农趣盎然,一呼一吸间都尽是令人沉醉的天然气味。
我抬眼望着他,脸颊上的笑容淡淡消逝,仿佛我已被烙上了他的烙印,便是一举一动都身不由己了。我放下碗筷,垂眸并没有去看他,是淡淡地说:“他是他,我是我。”
一张张俯视我的敬爱的小脸儿红扑扑的,一双双乌亮的眸子尽是童真猎奇。我脸颊含笑,驯良地蹲身同他们问话,就见九爷在一旁淡然地笑着,吃力地踱着步,号召孩子们开课了,一瘸一拐向书馆里走去,身后还追了叽叽喳喳的孩子们。
我望着他笑了点点头,悄悄拿起一个光彩暗淡的饽饽,掰开一块儿说:“一粥一菽,当思来之不易。”
“美人姐姐,你可给我们带果子来吃啦?”
见我略皱了眉头,九爷一笑说:“莫嫌弃这乡间甘旨,便是皇上都无福享用呢。”
九爷看了我一笑,抱愧道:“让你见笑了如果吃不惯,待会子回别院,让美人的厨娘为你烧几个适口的小菜。这里是乡间,怕是没有城里的饭菜适口。”
我同美人相互挽手进了书馆,看着摆列整齐的木桌。虽是陈腐,却一尘不染。孩子们大的十几岁,小的不过4、五岁,都认当真真的竖起书,点头晃脑像模像样地朗读着。大孩子已经学到了中庸,小些的才不过开蒙。我听着九爷给孩子们讲注《三字经》中的事理,声音顿挫顿挫,和暖的阳光洒在他略显惨白的脸颊上,温暖而温馨。他悠悠地踱着步子,身影飘然。他负手踱步,不时深切浅出的讲授,面对孩子们希奇古怪的题目,他总含了那淡淡却暖人的笑意。
九爷还是是一脸暖和的笑,怕是一起驰驱劳累,脸颊上的笑容也粉饰不住几分怠倦孱羸之色。他一身麻衣,朴实淡雅,暖和的面庞上尽是书卷气,仿佛天下的墨客举子都没有他这番风致。
我含泪的眼看去,是他在笑望着我,似是毫不留意我的难堪,自当是天然的递一碗汤给我尝。
进得院里,有一畦菜地,高凹凸低的种了一丛红色的菊花。秋风徐来,枝叶婆娑。更有一地绿油油的白萝卜叶,异化着垂着小红灯笼般的辣椒。一名老夫正在拔萝卜松土,我深吸一口清爽的氛围,仿佛心的节拍立时放缓,暖融融的日色下,更令我流连忘返,爱上这土瓦灰墙下的院落。
开饭时,打扫洁净的天井内摆上了三张条桌,一大盆腌菜、咸菜另有一盆发黄的饽饽。孩子们吃得狼吞虎咽,交口奖饰着腌菜好吃,埋头用饭也不上发言。
下课时,孩子们涌去菜园帮手,拔萝卜割白菜,唧唧喳喳笑闹去一团。冰绡也来了兴趣,挽起袖子,撒口的裤口也扎紧,挤去孩子中间一起去收白菜。
他微怔,望着我展出些笑容暖和地问:“这但是求之不得。只是,不知大哥他如何想?”
别院中间的四五处房屋,是九爷开的书院,墙体有些微微泛黄,想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