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两日,怡君和廖碧君每天上午践约而至。
姜道成夺过名单,压着火气,低声道:“前头的宁博堂、徐岩等人,的确是该登科,可这两个算是甚么?”他点着周文泰、凌婉儿的名字,“清楚都是生搬硬套,伎俩粗糙,一点点的可取之处也无!我是不能食言,可你也不能甚么虾兵蟹将都让我收着吧!”
他忍不得,当即应下赌约。
怡君微微睁大眼睛。
程询道:“传闻您喜好,便寻了些上品。”
廖芝兰到底还是分开了。程安唤来两名婆子把她架出了书房。
尽忠瞥一眼廖文咏,没敢吱声。
廖芝兰不予置评,“去程府肄业的事,到此为止。我可没有不时防备人冷嘲热讽的闲情。”至于受辱的经历,跟谁都不会提及。要从何提及?连哥哥都成心捧着程询,她便是说出他的卑劣刻薄,怕也没人信赖。
廖文咏干脆拔腿走人。
尽忠风尘仆仆地赶回北廖家,来到廖文咏面前,噗通一声跪倒,哑着嗓子道:“小的罪该万死,那位公子……他,不见了。”
廖芝兰这才回神,冷冷地盯着丫环。
程清远也传闻了,当晚用饭时问程询:“明日起,要帮姜先生动手此事?”
程询清楚地记得原委,觉着都不是甚么善类:肇事的根苗是商贾,身故的丫环也有行差踏错之处,商贾之妻过火到那境地,商贾该是功不成没,可平白杀人、害人的罪,任谁都无从宽恕。
那么,程询想从自家谋取的是甚么呢?只是打压北廖家?
她说她的,他说他的。廖大太太较着不悦起来,“你好歹也得听我把话说完吧?何况,我已经对碧君、怡君发了话,如何能出尔反尔?长此以往,谁还会把我当一回事?”
廖大老爷一听,就晓得她还在为昨晚的事不甘,要用这类体例表示不满。可她说的毕竟在理,因此点头,“你衡量着办,有端倪以后奉告我。”两个女儿若能尽快定下婚事,便有了冠冕堂皇的不需再去程府的来由。
廖大太太常日总把“女子无才便是德”挂在嘴边,打心底不同意她们读诗书、做学问。是不难见到的那种重男轻女的妇民气机。
廖芝兰见他神采有异,不消半晌就明白过来,不由深深蹙眉,“你少打我的主张。程家至公子,我是死活看不上的,想想就能烦死。”
当家主母选定替死鬼,叮咛下人同一口风应对官府的扣问,并驳诘事。是在结案以后,商贾一向感觉愧对丫环,没让她生前享甚么福,又频频看到嫡妻做恶梦,哭喊的言语充满着惊骇,起了狐疑,几次查问下人。一来二去的,梳理清楚整件事,把嫡妻告上了公堂。
姜道成扯了扯嘴角,喝了一口茶,眉眼伸展开来,“好茶。”
廖文咏实在是烦躁至极,不耐隧道:“跟你说有甚么用?你还能把不见的人变返来不成!?”
程夫人把话接了畴昔:“高门后辈,向来就没几个去那儿听课的。”
姜道成只当是场面话,谦善地答允两句。
怡君顺从叶先生的叮咛,临摹一幅二尺立轴的山川名作。半途走神了:对着画左看右看,也没找到出彩之处。
转过天来,叶先生来到程府。程夫人亲身出面答允,安排叶先生住在东跨院,指派了三名专门奉侍的丫环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