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淮河防地
淮河与长江相表里,阐扬着两重的樊篱感化。顾祖禹总结道:“自南北分疆,常常以长淮为大江之蔽。”又曰:“江南以江淮为险,而守江者莫如守淮。南得淮则足以拒北,北得淮则南不成复保矣。”[注:《读史方舆记要》卷十九江南一]如果说长江的防备是纯被动的,那么,淮河则兼有戍守和主动打击两层意义。南边对抗北方,以守而言,则守淮河可藉淮南的泛博地区作为纵深;以攻而言,则出淮北能够进取中原。淮河支流多源于淮北,特别是泗水,稍经开凿,即能连通黄河,从而使南边的力量能远投到黄河道域;而单守长江,则一处被冲破,便已入其亲信。历代保据江南者,对于淮河与长江的这类唇齿干系多有论及,守江必先守淮的群情亦到处可见。如南宋吕祉言“江淮之险,六合以是限南北也。自昔立国于南,则守江觉得家户,备淮觉得藩篱。”[注:吕祉《东南戍守方便》之江淮表里论]
盱眙为淮东一方重镇。盱眙在秦末一度是楚怀王的都城。东晋时,羌人姚襄在淮南击破殷浩之军,进屯盱眙,晋廷不能制。东晋太元三年(378年),前秦将领俱难等攻陷盱眙,直到淝水之战后,东晋才光复盱眙;义熙年间,晋廷置盱眙为郡,刘宋时因之。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伐失利时,盱眙太守沈璞以盱眙地处冲要,乃缮城浚隍,积材谷,储矢石,为城守之备;北魏南进时,淮河一带郡县守宰多弃城逃脱,沈璞死守盱眙;辅国将军臧质军溃后,亦率余部入盱眙,二人合力死守盱眙,魏主拓跋焘自瓜步北撤途中,亲身批示强攻盱眙三十余rì而未能破城,只得烧攻城器具而走,显现出盱眙在淮东地区确为一方重镇。北魏退去后不久,刘义隆即以其弟刘义恭为南兖州刺史、骠骑将军,都督十三州诸军事,移镇盱眙,以重振江淮地区残破的防备体系。次年,刘宋撒南兖州并入南徐州,另置淮南都督,驻盱眙,初创屯田,应接远近。
从东晋南朝到南宋,南北对峙情势下的东南政权,停止过多次北伐。如祖逖北伐(320年)、褚裒北伐(349年)、殷浩北伐(353年)、恒温北伐(354年、356年、369年)、谢万北伐(359年)、谢玄北伐(384年)、刘裕北伐(400年、416年)、刘宋元嘉北伐(430年、450年、452年)。萧衍北伐(505年)、吴明彻北伐(573年、577年)、南宋张浚北伐(1136年)、岳飞北伐(1140年)、端平北伐(1234年)等等。从这些频繁建议的北伐中,能够折shè出一些政治上的题目。
><首><发> .。这一局面的构成实有其地理上的根本。
燕徙政权带有上述的那些上风,但燕徙政权本身又是为劲敌所逼、被迫迁徙的产品,故不免有偏安和不思进取的特xìng。汗青上,安身东南的政权多以北伐、光复中原为标语,但真正北伐胜利的却极少。安身东南的政权大多能同一江南半壁江山,与北方构成南北对峙的局面,而很少能同一天下(仅明朝朱元璋为一例外),便跟燕徙政权的这类特xìng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