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边赖以对抗北方,主如果依托长江和淮河。南边一些军事重镇的构成,都是以此为根本的。(见图2-3-l)
孙绰之言,不管在当时还是在后代,都很有代表xìng。江南燕徙之地,已成“安乐之风”;中原故乡,反成“习乱之乡”。能保有江南“安乐之国”已经非常满足。汗青上,燕徙东南的政权虽多以北伐、光复中原为标语,但真正完整的北伐少,跟燕徙政权的上述特xìng有很大干系。
东南政权既然大多是燕徙政权,他们在北方少数民族占据北方地区以后,多数能整合南边社会,同一江南半壁江山。在他们整合南边社会的过程中,北伐、光复中原凡是是其清算民气的一面旗号。
魏晋南北朝期间,南北两边对峙于江淮之间,寿chūn挡南北之冲,为南北两边争夺的急所。司马睿初定江东,应詹即建议说:“寿chūn,一方之会,去此不远,宜选都督有文武经略者,远以振河洛之情势,近觉得徐豫之藩镇。绥集流散,令人有攸依,专委农功,令事有所局。”[注:《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东晋安身江东,但仍以光复中原为号令,故运营寿chūn,以守而言,可为淮西重镇,以进取而言,可与中原情势相照应,且两淮间为流民所集,调集安抚,意义亦大。晋太和四年(369年),豫州刺史袁真据寿chūn降前燕,前燕、前秦同时出兵救济,晋大司马桓温率军击破前秦援兵,攻破寿chūn,光复寿chūn。时参军伏滔随恒温至寿阳,以淮南屡叛,遂著《正淮论》言寿chūn之首要曰:“彼寿阳者,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北接梁宋,平途不过七百;西援陈许,水陆不****里;外有江湖之阻,内有淮淝之固。龙泉之陂,良田万顷,舒、六之贡,利尽蛮越。”[注:《晋书》卷九十二伏滔传]苻坚伐晋,前锋已拔寿阳,但就在寿阳四周的淝水,谢玄所率晋军击破前秦军队,光复寿阳,前秦经此一败,顿成崩溃之势。东晋末,刘裕“yù开辟河南,绥定豫土,割扬州大江以西、大雷以北悉属豫州。”[注:《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侨立豫州,治寿阳,作为北伐中原的一个进步基地。王镇恶、檀道济趋许洛之师即由此解缆。刘宋期间,不管是北伐还是北伐失利后清算残局,寿阳都显现出了它作为淮西一方重镇的职位。萧道成代宋自主,北魏即出兵来攻,寿阳是其主攻方向之一。萧道成以垣崇祖为豫州刺史,镇寿阳,他对垣崇祖说:“吾新得天下,索虏必以纳刘昶为辞,侵犯边鄙。寿chūn当虏之冲,非卿无以制此虏也”[注:《资治通鉴》卷一百三十五齐纪一]萧齐末年,豫州刺史裴叔业以寿chūn降北魏,北魏出兵策应,寿阳并淮南之地遂入于北魏。梁趁北魏内哄,光复寿阳及淮南之地,“侯景之乱”时,东、西魏趁利南进,寿阳及淮南之地又入于东魏。陈太建五年(573年),吴明彻北伐,光复寿阳,陈主为之下诏曰:“寿chūn者,古之都会,襟带淮、汝,控引河、洛,得之者安,是称关键。”[注:《陈书》卷九吴明彻传]吴明彻兵败后,寿阳连同全部淮南又被北周攻占,陈人不得不凭江而守,情势极其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