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恕罪。兄长所言虽在理,却似天真。硝磺只在倭国,多为官船与豪商所把持,非吾等所能置喙;铜价颇贱,以舟舶舱位运贱铜,未知利在那边?”
「不过,硝磺一事还是无解。」周颖秀并未完整同意他兄长的话。
周颖思斩钉截铁地答复:「以天下之大,九州岛之阔,莫非这硫磺就只出在倭地吗?!殊不知大宋海上,不过数百里外,就有一宝地,矿山就在那边!」如许的话让颖秀、颖言、颖慧用不成置信的目光望向周颖思,竟都讷讷不能言语。
“镔铁、青石杂之。”
第二节宝陀山
“我恰是要与官家做买卖!」周颖思俄然严厉起来。凝神半晌,又持续说道:「军火监博买硫磺数量愈来愈多,诸钱监需铜孔急,硫磺、铜锭必定将涨,这是明摆着的事。我要用这两船的硫磺、铜锭当作拍门砖,打通官家榷易的枢纽!”
“那高丽铜锭可否压舱?”
现在按耐不住的周颖慧自发得聪明地抢话说:「以铜锭换青石、镔铁,归正那些本来就是压仓用的,堆栈还是能够装载他物。」闻言,周颖秀与周颖言都点头称是。
「倭人不会让我们买矿山的。」周颖言适时泼了盆冷水。周颖慧一旁连连点头。周颖秀却盯着周颖思的脸庞,想要瞧出些端倪来。他素知这位兄长慎重,本日俄然大非常情,必然事出有因。
「守分,此番前去倭国,博买倭刀、黄金、硫磺后,续航高丽,购回人参、皮货,并买铜锭,然后尽速转回明州,勿事逗留。」周颖思话语刚落,周颖言便仓猝问道:“大哥,此次就只买回这些货吗?!倭刀管束甚严,硝磺产量有限,我们能买到多少?船舱必定还不足敷,莫非就如许空着吗?出海一次不轻易啊!何况硝磺只能卖给官家,能有多少利润?如许不划算的。另有铜锭,我们又不擅自鼓铸铜钱,要那些粗笨的铜锭何用呢?”
「这趟出海,以守分为主。守讷,你要听守分的,切勿自作主张。特别要记着言多必失。我就怕你一时口快,泄漏压舱那些货色,惹来费事。」周颖思细细叮咛着。
“守分,平素吾等自倭国返航,都用哪些压舱?”
周颖思晓得弟弟们心有疑虑,不就解释,却端起甘蔗酒啜了一口后,反问周颖秀说:「守分你说,当今蕃货以何者为贵?」周颖秀恭谨答道:「香药最贵,大宋、辽、夏、高丽、倭国莫不爱之。」颖言、颖慧赶紧点头。周颖思再问:「然香药可谓中国一日不成无者?」周颖秀听后如有所思,沉吟不答。周颖言见周颖秀不语,便带点反诘语气问道:「虽说如此,中国亦自产硝磺、铜矿。」周颖思点头答道:「守讷所言甚是。不过,何故朝旨舶商每岁自倭国市数万斤硫磺?又何故铸铁钱而不铸铜钱?」此言既出,周颖言无辞以对,周颖慧不知所谓,只要周颖秀一副豁然开畅的模样。
本来当时市舶贸易当中最值钱的货色,除了香药宝货与锦缎瓷器外,另有一项大宋朝制止外流却屡禁不止的东西,那就是铜钱。早在宋太祖期间就有明令,「铜钱阑出江南、塞外与南蕃诸国,差定其法。至二贯者,徒一年。五贯以上,弃市。募告者赏之。」比及庆积年间,法益峻厉。「以铜钱出外界,一贯以上,为首者正法;其为从,若不及一贯,河东、河北、京西、陜西人决配广南远恶州军本城,广南、两浙、福建配陜西。」即便这市舶贸易大兴的熙宁朝,透漏铜钱还是大罪。不过,固然酷刑峻法,却因赢利丰富达十倍,以是宋钱仍然透过各种路子流出中国。特别舶商贩货外洋,一船可载数万贯文而去,最是透漏严峻。大凡贸易外洋的舶商都或多或少私运点铜钱,周家亦不能免。现在两条船的舱底都安排一瓮瓮的小平钱,权充压舱货色,筹办私运到倭国,攫取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