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防盗章之水哥带你学《论语》,察看注释请登录。
2.19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平。”
1.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觉得谄也。”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23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一,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2.9子曰:“吾与回言整天,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2.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3.24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何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3子曰:“巧舌令色,鲜矣仁!”
5.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监仓当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4.1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2子曰:“不仁者不成以久处约,不成以好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2.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2.12子曰:“君子不器。”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博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4.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反叛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公冶长篇第五论语目次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3.13天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开罪于天,无所祷也。”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成忍也?”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故别乎?”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觉得绚兮。’何谓也?”子曰:“绘过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1.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因而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