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砚醒来时,已经是午后了。
周明德一愣,才反应过来景砚指的是乔玉,本来的太子侍读。
他从小榻上起家,身上倒是穿得整齐,是一身麻布的长袍,又随便理了理披垂的长发,走到了半开半合的窗户旁。
梁长喜却不会,他在元德帝身边二十余年,位子坐的很稳,生性也格外安稳沉着,等闲瞧不出喜怒,哪怕他晓得这封圣旨上写着甚么,都不会对景砚有任何不端方。
罪臣之女是担待不了皇后的重责的,陈皇后于当日被元德帝剥夺封号,囚在冷宫里头,已经在明天向元德帝叩首认错,早晨便自缢了。
景砚微微垂眼,不再看这些了。
前半个月,朝廷产生了一件大案,重臣武将陈勋被御史参了一本,说是有谋反之心,这是件大事,元德帝亲派大理寺卿去查证,公然在陈将军家中发明了与敌国私通的手札数封,龙袍冠冕两身,金银财宝无数。陈将军一家一百多口人尽数入狱,元德帝大怒,当场定了半个月后斩首示众的措置。朝廷大家自危,恐怕被牵涉到这件大案当中。
他想起了甚么,便轻描淡写地问:“对了,那孩子送出去了吗?”
他软声软气地求面前这个从未见过的人,“小哥哥,你能替我捉几只萤火虫吗?”
周明德笑了笑,瞧着他从藐视到大的景砚,从那么小小的一团长成现在的模样,才不过十五岁,未到及冠的年龄,却要经历承担这些。
他方才竭力朝前走了几步,惊骇地抬起了头。
那是一个夏季的夜晚,景砚从宫外进学返来,陈皇后笑意盈盈地对他说宫里新添了一个侍读,非常天真敬爱,稚气未脱,惹人喜好。
终究叫乔玉破涕为笑。
景砚面色冷酷,凤眸微阖,眼里没有一丝亮光,偏过甚,望着身边跪着的周明德,这约莫是最后一面了。
景砚便移了那盏白灯笼,恰好映亮了那一小块处所。
这一等,就等了好久。因为来的太急,仿佛是在选小寺人的事上出了不对,梁长喜都耐不住了,派人去催了一次,得了个动静,说是寺人所正精挑细选着,顿时前来。
那些金黄色亮的惊人,仿佛要灼伤人眼。
笨手笨脚,一个也没捉着。
那天夜里,景砚在外头玩了大半夜,捉了很多萤火虫,装满了乔玉的阿谁小笼子。
终究,一个矮胖的内侍领着个个子约莫三尺来高的小寺人顶着风雨前来,先是同梁长喜磕了个头,又赶紧将身后的阿谁瑟瑟缩缩的小孩子推了出来。
景砚的身材微微摇摆,阖了阖眼,定在原处好一会才哑着嗓音问:“母后,葬在了那边?”
现在是元德十七年的隆冬,多事之秋。
她死了也得不到涓滴哀荣,连尸都城入不了皇陵,要找块处所随便葬了。
景砚同乔玉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三年前。
是红着眼,冒死忍着眼泪水不敢出声的乔玉。
这灯笼约莫是红纸糊的,可颠末端这么些年的风吹雨打,不但暴露差未几一半的骨架,连色彩褪的七七八八,只剩下暗澹的稿白。景砚要了火,里头的蜡烛芯还没烂透,勉勉强强燃起了豆大的灯火,烛光在森冷的铁门上随风摇摆腾跃。
满天暗中之下,只要这里有煌煌灯火,里头盛着一张标致活泼,又非常熟谙的脸。
平常的端方都是如此,皇子一旦入了太清宫,毕生不得踏出一步,而那些糊口琐事,都是要由伴侍的小寺人跑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