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经黑透了,四周一团团黑影,甚么也瞧不清。景砚身量高,而太清宫的房檐低,他稍一抬手,就摘下了挂在门前的灯笼。
景砚同乔玉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三年前。
周明德听了这话,身材忍不住颤抖了起来,抓住了景砚的宽袖,爬起来想要再同太子说上几句,可带刀的禁卫头领已越走越近,气势逼人,近在面前。
约大半刻钟,天子的旨意公然到了。
禁卫将景砚团团围住,于一片刺目标金黄当中,拥着分开了东宫。
两天前,禁卫军来人将东宫的内侍宫女都发派了出去。景砚暗下嘱托周明德,把乔玉换了身小寺人的衣服,隐下身份,塞到那群宫人里头了。不过期候仓促,景砚只来得及讲了几句话,也没亲眼看到他被送出去。
笨手笨脚,一个也没捉着。
景砚已不再问了,只应了一声。
梁长喜办完了这件事,金甲禁卫浩浩大荡走了出去,要将景砚带往太清宫,竟连一刻都等不得。
矮胖的内侍用力拍了一下小寺人的后背,吵吵嚷嚷道:“还不快来见过祖宗梁爷爷,另有你今后的主子!”
景砚走出寝宫,陈皇后宫里的寺人总管周明德站在寝宫门外,恭敬地福了福,又轻声细语道:“娘娘的后事已包办理妥当了,殿下尽可放心了。”
“皇后娘娘入宫十六年,主子也从浣衣局的一个小寺人陪着娘娘到了现在。现在娘娘走了,鄙人头怕是没人照顾,即便是有,也不如用咱家这般得心应手。主子只盼着能早日了断,下去奉养娘娘。”
景砚本没甚么兴趣,却被陈皇后催了几声,要那孩子返来吃点心,只好提着灯笼,顺着后院的画廊一起边走边找,俄然听到左边里收回不小的动静,便瞧见不远处的花丛里藏着一个身穿枣红衣裳的团子。
景砚再也不会是太子了,他昔日有多少尊荣、多少荣宠,在陈家被拿下之时,就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了。
那是个生的极其标致精美的孩子,才不过八.九岁大,五官里已经能模糊瞧出今后会出完工个美人,唇红齿白,一笑起来有两个圆圆的酒涡。加上皮肤乌黑,被枣红色一衬,更显得如珠似玉,在黑夜里仿佛都能生出莹莹的光。
平常的端方都是如此,皇子一旦入了太清宫,毕生不得踏出一步,而那些糊口琐事,都是要由伴侍的小寺人跑腿的。
自那今后的三年,景砚在乔玉身上费了太多的心机,也不缺这最后一点。
四周一片沉寂无声,周明德端了一杯热茶,好不轻易放稳妥了,又扑通一声跪了下来,磕了三个响头。
他想了半晌,道:“到了下头,见到母后,替孤带一句话。就说,皇恩浩大,不必再忧心孤了。”
景砚醒来时,已经是午后了。
梁长喜跨过门槛,那两两小寺人吃紧忙忙收了伞,也跟着他的脚步踏了出去,黑伞滴着水,在沉寂的正殿入耳得清楚。
终究叫乔玉破涕为笑。
景砚面色冷酷,凤眸微阖,眼里没有一丝亮光,偏过甚,望着身边跪着的周明德,这约莫是最后一面了。
周明德经历过如此多的风雨,都不敢再听下去,只用眼角余光瞥着景砚的背影。景砚动也未动,跪了半响,才叩首谢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