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千阳精笔墨,通乐律,乃至有人赞其“一词惊天人,一曲动天下”。若说他另有对不出的对子,难以让人佩服。
这春联了解起来实在不难,乃至轻易对出,可让民气惊肉跳的是它的意义,明目张胆、实实在在地讽刺大梁,兵败邶国,不战乞降。
也罢,终有一天,他会自食恶果,落得个惨痛了局。
其间主客呼应,觥筹交叉,言谈不竭,倒是一派平和之景。而就在氛围和谐之际,一个高耸的声音倒是呈现。
言讫,一片杯盘相撞,倒吸冷气声。
先皇穆宗即位后,曾叨教国师,子辈多行火德,故命令凡是本身子侄,均已火字辈赐名。是故萧煜这一代名字大抵较为类似。而肃宗天子本名亦不叫萧恪,而是按端方定的萧煯,然立为太子,行监国之责后,便改成萧恪,这些都是后话了。
酒宴之盛,令人咋舌,金碗银碟,象箸玉盏。
“哦,说来听听”,肃宗眼神一凝,倒是不温不火道。
眼波流转,萧暄持续向下探去,宝王爷下首坐着端王萧熿,康王萧燷,恭郡王萧焐等,劈面则坐着成王萧煁,安王萧煶一干人,世人都带着世子,皆是皇亲勛贵。
“梁国天子陛下,听闻贵国文明鼎盛,能人浩繁。小王前些时候在路上,听了一个对子,至今还未对出。还请梁国诸位臣子阐扬大才,给出下联,解了小王利诱”,一向溺于歌舞的淳于千阳朗朗发起,眼底却暴露一丝不平常的意味。
淳于千阳站直身子,一挥衣袖,老神在在道,“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一大王高高在上,不战即和。”
“砰”地一声,荣王萧煜手中的玉杯瞬息化为沫影。身为梁朝臣子,最恨国度受辱,何况此中还连着家恨!
淳于千阳一侧,一个身着百鸟朝凤穿花裙的女子悄悄安坐,恰是前不久与单璃针锋相对的淳于千黛。这位面善心冷的南越三公主现在悄悄窥视着荣王父子,眼中一片苍茫之色,这荣王府到底与那奥秘女子有何干联,竟然得其庇护,必须早日查清,以免坏了大计。
酒过三巡,歌姬伴舞。只道是裙海波翻,销魂流水,浓香淡粉不断;还欲唤凌波仙子,柔情千里,明珰乱坠半掩。
萧暄目光在侧面的宝王爷身上顿了顿,按辈分来,这位正值英年、意气风发的男人应是她的王叔。
萧暄一愣,大殿如此多人,皇伯父偏生先叫了她,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