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10月,清当局下旨修建粤汉铁路。但因耗资庞大,工程提早至1900年7月才完工,且过程迟缓。至1903年8月仅建成49千米的广州至三水支线。1905年6月(光绪三十一年),张之洞又奉旨督办粤汉铁路。先是颠末与美国公司的艰巨谈判,以高价赎回路权,定由三省各就本省地段。
“借内债估计是难以制止。”陈文强沉吟了一下,说道:“只要不损迷途权,与洋人互利共赢,又有何不成?民意沸腾,民气反对,是信息不明,了解公允,何尝没有处理之法。”
辜鸿铭想了想。悄悄点头道:“耗资太大,耗时太长,见效则太慢,就算是陈文强长袖善舞,恐怕也不会把资金和精力投向粤汉铁路。不过,承担一省的铁路工程,倒还能够与其商洽。”
本来呢,从洋人手中收回路权,由中国商绅集资,通过中国人本身的力量来扶植铁路,是件大功德。特别是跟着经济上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勃兴,“拒内债、废成约、收路自办”成为天下士绅的光鲜标语,收回矿权和路权也成为了百姓的自发活动,特别是知识界和民族工商界都为之大力鼓吹。
“有本领的人天然有些傲气。”辜鸿铭倒感觉没甚么大不了,这也与他的脾气禀性附近,便帮着陈文强说话。“方才接办铁厂,事件繁忙,一时抽不出身也是有的。”
因为有学问,有本领,辜鸿名固然二十多年来一向只是张之洞的幕僚。但却很傲气,乃至敢拿张之洞和端方前后两任湖广总督开涮。
“当年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时,也曾信誓旦旦。”辜鸿铭在旁更加露骨地作着提示,“总督大人便保举其为芦汉铁路督办,以包管汉阳铁厂产品之销路。可惜,盛氏并无此才气,汉阳铁厂运营不善,所产钢轨全分歧用,孤负了总督大人的一片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