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听后,略有所感,回道:“夫人所忧愁之事,合情公道,文若也略知一二。实不相瞒,文若自幼确与西宁王府结下婚约,此事不假,但现在,西宁王年近五旬,膝下只要一子,天晓得那郡主何年何月才气降诞于世,就算今后郡主下嫁于我,我与夫人已是后代成群,这大喜日子,夫报酬何这般伤感?”
杨氏面色凝重道:“好,好,我儿懂事,比你那父亲强出百倍。”
“夫人何出此言?”文若偶然间皱了皱眉,低声解释道。
“《二谢帖》?”文若眸子顿时雪亮,斜眼看着陈富,大风雅方将这卷轴塞进胸中,压着心底镇静,假装不苟谈笑道:“还真是件宝贝,也不知是谁忍痛割爱送给曲大人。”
“谁不说是呢,二人谁先叩首,今后谁就能管住谁,洞房花烛之时,新郎官可不要惧内啊,啊?哈哈哈。”
陈卿嗣微微点头,屏气凝神道:“你可知多数护为何将依墨女人嫁到我们长史府?”
文若不敢多问,随父亲走上天下暗道当中。
“高丽雪参。”陈富悠悠笑道。
文若转过甚,暗自心伤,已是泪不能流,干脆吃了床头果,拾起交杯,递予依墨,新婚二人挽手相绕,杯中酒水一饮而尽,随后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底。
都护府与长史联婚之夜,在平和完竣贴满喜庆的长史府中,久违的钟声缓缓响起,文若心中不宁,扔下酒水,从长史府的后花圃绕过,进入祠堂。公然,祠堂深处一道身影背对大门,面朝烛火,恰是父亲陈卿嗣。
“夫君眼神当中,并无妾身。”依墨怜人自哀道。
文若自知婚事已成定局,便再无迷惑,待花烛燃尽,悄悄躺上婚床。
文若按常理跪地而坐,不想父亲将他叫住:“起来发言。”
“母亲存候心,若这曲家蜜斯宅心仁厚,知书达理,懂事孝敬,即便逢场作戏,儿也定会相敬如宾,好生待她;若她生性恶劣,刁蛮暴虐,不晓礼数,对母亲有所不敬,就算她曲直览大人的掌上明珠,儿也会把她重新顶摘下。”文若抚在杨氏耳边小声说道。
陈卿嗣听到文若声音,方从跪垫缓缓站起,说道:“随我来。”
依墨脱去红曼遮帘,容颜闪现,文若只觉白影掠眼,定眼一看,面前的美娇娘唇满朱丹,腮色若霞,杏仁瘦面,肤如桑雪,两道浅浅的泪痕将冲散的胭脂匀得更加诱人,一双泛着泪光的眼睛活像黑珍珠似的透着乌光,仿佛能将人吸引出来般幽远暗长。
“少爷可知此物否?”陈富捡起一卷半米长的字轴,恭敬呈给文若。
“伉俪对拜。”赞礼之人一声喜庆长呵将文若从意境深处拽回人间炊火,未等文若施礼,新娘子赶在前头完成交拜,惹得合座来宾畅怀大笑。
“不成淫乱,不成丧失,还是先探探她口风再说。”文若拍散身上酒气,闭眼调剂半晌,暴露一脸醉相,大摇大摆撞进屋门。
“为何?”
“少爷,那《兰亭集序》真迹已随太宗天子葬入皇陵,人间怎还会有?王右军书法雄浑有力,入木三分,世人知《兰亭集序》,只因浮名在外,却不知王右军笔下之物皆是无价之物。”
“那就是说,这的确是王右军真迹?”文若悸动道。
“我看你见那曲家蜜斯如花似玉,不能自已吧?”杨氏不屑斥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