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瞅了李煦宁二息不足,后极目望向崇光塔方向,先是念了“崇光塔”三字,独自问道:“修道者为何?”
然,修道之艰巨,古来多少修炼士,成仙得道有几人,是故玄门指要言,修道不难在才华,而难在志趣。不难在识量,而难在眼孔。不难在学问,而难在风致。不难在英勇,而难在坚久。不难在悟解,而难在超脱。”
“道不言寿。”玄真轻喃。
玄真沉吟些许,问道:“这报酬何境地?”
“这......组长,这些高人如何一副德行,说话留一半。”云虎操着嗓门道。
是故,万物规律稳定,留一线朝气。统统皆有定命以后,统统又皆有变数。而我命在我不在天即为得道真人之所见,而我道家修行便是争得那遁去之一,争得得道之法,争得与道合真,争得不亡之寿也。”
常臻、常徵只得不再究底。
常徵正欲倒书袋,却被玄真如此打断,只得道:“儒家素有天命论,君权天授、存亡由命,繁华在天、不知命无觉得君子之说。而墨家却有非命论,倡导大家划一,以为人可藉本身之尽力窜改运气,故执有命者不仁,否定宿命之论。”
然,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一即为变数,为不肯定之意,可代万物生灵,非独一人尔。《周易.系辞上传》云,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六合之数五十有五。此以是成窜改而行鬼神也。
那人着一身墨色长袍,李煦宁观其面相,额窄颏丰、颐边少鬓、面色赤燥,清楚一纯火形人面相。须知千人千年,万人万性,当真纯形之人颇少,多为兼形之人。虽存了些许疑虑,倒也并未穷究,李煦宁心下略作推断,出声道:“前辈来自那边?”
玄真道:“我道家如何?”
李煦宁道:“未曾脱手,当时复金会之人并未在场。因那禁制,便是捉了其亦是无用,故而成心放了。”
李煦宁一愣,一为此人之问,二为此人之声。顿了数息,回道:“为了脱存亡,证悟大道。”
“快提上,去看看其他人。”李文华抢先拎起一尸身,朝坝下赶去。云虎、杜墨二人忙是跟上。
世寿有量,道域无疆。”立于旁侧的常徴当即补道。其长年于崇光塔官网等处解答疑问,常常便欲矫饰一番。
常徵当即道:“我道家有二论,统统皆有定命,天命难违者,一也。我命由我不由天者,二也。”
而寻求之法,若以古时之分,大略可分五派:积善派、典范派、占验派、丹鼎派、符箓派。然今时因诸多启事多合流,均以金丹大道为求道之基,其他积善、典范、占验、符箓亦是修习,即我道门之法不该存于成见,诸多合修以期合道。”
“道不言寿,是道家通戒,亦是警句。盖因人生苦短,故道家寻求长生,故不言寿。不言寿者,概警示看破世寿,回皈大道之无量寿。夫道者,岂有寿乎?戋戋人寿,于大道之穷劫无始终相较,甚乃纤细。故不言寿。
却听得那北条暴喝一声,回身之时已失了性命,其他二忍者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