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生明,偏生闇,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出世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而禹桀以是分也。
君子絜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埶然也。故新浴者振其衣,新沐者弹其冠,人之情也。其谁能以己之潐潐,受人之掝掝者哉!
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夫繁华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故曰:盗名不如盗货。田仲史不如盗也。
有通士者,有公士者,有直士者,有悫士者,有小人者。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物至而应,事起而辨,如果则可谓通士矣。不下比以闇上,不上同以疾下,分争于中,不以私害之,如果则可谓公士矣。身之所长,上虽不知,不以悖君;身之所短,上虽不知,不以取赏;是非不饰,以情自竭,如果则可谓直士矣。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畏法流俗,而不敢以其所独甚,如果则可谓悫士矣。言无常信,行无常贞,唯利地点,无所不倾,如果则可谓小人矣。
君子小人之反也: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谨慎则畏义而节;知则明通而类,愚则端悫而法;见由则恭而止,见闭则敬而齐;喜则和而理,忧则静而理;公例文而明,穷则约而详。小人则不然:大心则慢而暴,谨慎则淫而倾;知则攫盗而渐,愚则毒贼而乱;见由则兑而倨,见闭则怨而险;喜则轻而翾,忧则挫而慑;公例骄而偏,穷则弃而儑。传曰:“君子两进,小人两废。”此之谓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堪,固执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夫是之谓至文。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此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