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丫还是女生的!气煞我也! > 《天工开物 附录 <天工开物>着作版本》译文
这是80 年代出版的版本,在版本史上是第15 版,书名为《天工开物新注研讨》,作一册大32 开本,1987 年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故称“赣科本”。将此本与1976 年钟广言本对比,则可看出它在注释体例安排及笔墨内容上与钟本根基上不异。但钟本作者署名“钟广言”,这本来是当时个人写作组的共同笔名,而赣科本此次则署名“杨维增编著”,则确有其人。猜想他当年插手过“钟广言”写作组,现在在1976 年原有个人劳动服从根本上对钟本加以改编,删去钟本对各章写的按语,重写媒介,插手七篇他写的研讨文章,解除了钟本一些弊端观点及错字、错注,比钟本有改进。比如钟本将“磨不”误为“磨木”、“黄罐釉”误为“黄罐油”等,此次都作了改正,此本会遭到读者欢迎的。但它仍有改进余地,比如钟本(涂本亦如此)将“腾筐”误为“誊筐”,将“松江”误为“淞江”等,此次一仍其旧。另有《舟车》章中“平江伯陈某”,钟本释为“姑苏府布政使陈某”,而此次亦一仍其旧(198 页),这就错了。查布政使亦称方伯,为省一级行政长官(从二品),姑苏虽古称平江,但府一级最高官吏是知府(正四品),姑苏府如何会有布政使?实际上《舟车》章讲的是陈瑄(1365—1433),当明成祖遣“靖难”燕军南下渡江时,陈瑄迎降,遂封其为“平江伯”,“伯”是伯爵的伯。永乐元年(1403)陈瑄任总兵官兼总督海运,他并未任过布政使。诸如此类,不再列举。此后如能有机遇再版,但愿改进。(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1926—1927 年武进人陶湘(字兰泉,1870—1940)先生刊刻《天工开物》时曾从尊经阁获得此本订正,厥后展转入藏于北平人理科学研讨所。在人文所藏书柬目中著录说:“《天工开物》三卷,明宋应星撰,明杨素卿刊本,三册。”1934 年北京图书馆对此作了晒蓝复印。1945年今后,人文所藏书移交原中心研讨院汗青说话研讨所。1949 年前,此本被提调至南京,后又运到台北,今藏台北汗青说话研讨所。由此可见,《天工开物》两种初期刊本都在中国境内有传本。趁便说,此处所谈到的杨本,还藏于巴黎的国立图书馆。关于杨本刊刻年代,先前多以为是明朝。三枝重视到涂本与杨本的异点,但仍以为二者均是明刻本,或此中之一能够是明刊伪版。薮内因未见杨本,引三枝之说后以为“这两个本子都被鉴定为明板,但是鉴定二者的前后,是很困难的题目”。孙殿起(1894—1958)先生畴昔能够经售过杨本。他在其《贩书偶记》中写道:“天工开物三卷,明分宜宋应星撰。无刻书年代,约天启间书林杨素卿刊。”此或因孙先生经手古书太多,未细心订正,故引出结论不当。查宋应星是奉新人,只在分宜任教谕而著此书。且书成于崇祯十年,天启时髦未成书。陶湘等人也以为杨本为明刊原版,还以为杨本手书体序为应星手迹。前述俄籍汉学家贝勒和人文所书目作者也将此本定为明刊版本。其以是如此,主如果手书体序给人形成一种错觉。而实在这是明清之际书林杨素卿为使此书发行,不得已而为之的,黄彰健第一个认定杨本是明刊清修本。这是精确判定。明末时杨素卿已将翻刊本板木筹办伏贴,时价明朝骤亡,他为使此书在清初发行,遂决定去掉原序中崇祯年款,将注释中“我朝”改成“明朝”。但因署年款那一行字过量,挖板困难,乃决定请一书法妙手重新抄序,未尾只书“宋应星题”。形成一种印象,仿佛作者是清初人。杨素卿还在扉页上加刻些告白性笔墨以吸引读者,他很有一番买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