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人静,阁楼的菱纹窗框上覆着薄薄一层绛纱。月色凉如水,透过那半挂在银钩上的轻纱,温和地洒进屋内。
“公子?”
贺琳琅松松盘绾着长发,半靠着榻上的销金枕,愣愣地盯着面前的山川画屏发楞。
不知想到了甚么, 贺缈眼底闪过一丝非常, “不过官方倒另有种说法,说是当年刺晋案国师被归为奕王翅膀,以是奕王被以谋逆罪问斩后,国师就也被放逐了……”
“此案足以摆荡晋颜两国联盟,若不是女帝与大晋的干系,又怎会只以问罪奕王便草草结案。”
贺缈啊了一声,只无能笑着装傻,“如何会?长公主邀您赴宴想必也是合着陛下的心机,必然是功德。只是……”
贺缈站直身,“公子公然甚么都清楚。”
长公主府的名帖?!
谢逐牵起嘴角,“你这一脸如临大敌的模样,莫非长公主是甚么大水猛兽不成?”
“借口称病不睬朝政,实则微服出宫,潜进臣子府中做侍婢,的确荒诞!”
屋外俄然传来姜奉的声音。
谢逐也愣了愣,抬手接过名帖,低头翻开,内里的笔迹工致端方,写着宁嘉长公主的名号,帖子仿佛被檀香熏过,现在拿在手中还能闻到淡淡的香味。
贺缈撂动手里的话本, 起家走到案边一哈腰,托着下巴看他, “公子,你感觉这传言可托吗?”
他这位新主子,还未到盛京就被陛下亲赐王府做府邸。到盛京第一天,京中王公勋贵的拜帖便纷至沓来。第三天,就收到了宁嘉长公主的曲水宴名帖。这还只是在陛下没有召见他也未入朝的环境下。
姜奉喜上眉梢,应了一声后就退出了书房。
跟着一声异响,灯树上的几根蜡烛俄然燃起,一人黑纱遮面从屏风后闪了出来,身形好像鬼怪。
“噌――”
姜奉躬了躬身,将一张烫金名帖递了过来,“公子,这是长公主府送来的名帖。”
她眨了眨眼, “你在大晋, 必定也对刺晋案有所体味吧……那晋人都是如何传当年的刺晋案?”
贺琳琅面上的惊色垂垂平复,眼底不自发又结了冰。
“公子,两今后便是三月三上巳节。遵循我们大颜民风,在这一天,城里不管高门还是低户,都会举家外出踏青。本年宁嘉长公主以游春之名于洛水边设下曲水宴,能拿到这帖子的大多非富即贵,不是皇室公卿,就是豪商富商。”
顿了顿,她话锋一转,“不过厥后晋帝并未究查,现在还让公子你来帮手陛下,想来是我们多虑了。”
见姜奉不满地瞪着贺缈,谢逐出声问道,“何事?”
当年的北齐皇室,也就是先帝的诸多后代中,只要宁嘉长公主贺琳琅和女帝是独孤皇后所出的嫡公主,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妹。而自永初帝即位后,那些皇子公主死的死,放逐的放逐,现在还留在盛都城的就只要宁嘉长公主,由此也能看出女帝对她的特别。
谢逐笑了笑,没有说话,又重新挑了个话本翻开。
贺缈探脱手在谢逐面前挥了挥。
但是贺缈却有些坐不住,面上多了一丝微不成察的凝重。
先帝当初死于女帝箭下,独孤皇后闻此凶信后也自缢于宫中。父皇母后皆因女帝而亡,贺琳琅始终有所介怀,为了不瞥见女帝,她乃至尚未出嫁便自请离宫。
想起本身巴巴地进宫看望,贺琳琅感觉她仿佛成了个笑话,嗓音里更加掺了冰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