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扬锋汉起 > 第十一章无米之炊

我的书架

杨佺期叹了口气,道:“都说江淮富庶之地,没想到和洛阳一样,到处也是哀鸿,这乱世甚么时候才气结束。”

“再有便是购粮。近几年江南风调雨顺,应有积粮,父亲无妨派人前去购粮。”

“不错”,杨思平笑道:“安玄这主张倒是分身其美。”

杨安玄道:“新野地处交通要道,来往商旅不竭,城中商户亦多,若能压服商户捐募或者提早交征税银,购粮的钱应当不难筹措。”

杨尚保怒哼一声,道:“陈主簿可有体例?要不然先挤出些粟米来施助哀鸿,官俸暂不发了。”

杨佺期点点头,道:“向大户筹粮不难,倒是吾命陈深向商户捐献,恐怕他会阴奉阳违,为父想借机治治他。哼,不见点血,还觉得杨某好欺。”

杨佺期坐下后,径直道:“安玄,你方才在大堂所说的体例不错。但向大户借粮和商户捐献必然激起抵挡,还需想个万全之策。”

杨安远用心磨磨蹭蹭,但愿父亲也叫住他,何如杨佺期回身向后走去,底子没看他。杨安远只得恨恨地一跺足,快走几步出大堂,去追大伯杨广。

顿时就要过年,很多人指着俸禄过年,陈深当然不会开口做这个恶人。

“你说的轻巧,粮食从何而来?莫非你能变出来。”杨安远讥道。

主簿陈深慢条斯理地捋着髯毛,道:“杨太守莫急,总要想想体例。朝庭旨意怎可怠慢,到时候清查起来谁担得起责?”

杨尚保叹道:“库中无钱帛,拿甚么购粮?”

陈深心中暗哂,杨家把持军队,早将军粮视为囊中之物,难怪果断反对。

杨佺期到任后,委派族弟杨尚保掌管赋税大权。原新野太守韦仁将库中所存的赋税华侈近空,面对空空如也地堆栈,杨尚保怨气实足。

杨安玄感遭到杨佺期对他的倚重日深,道:“哪有万全之策,不过是见招拆招,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哀鸿饿死。”

杨佺期冷声道:“本官在洛阳时以军法治事,奖惩清楚。诸位同僚要经心王事,如有人推委对付坏了赈灾大事,本官定要严惩不贷。”

杨思平大声道:“陈主簿,新野是胡兵南下地流派,一旦战事起,军中无粮引发叛变你可吃罪得起?”

陈深面露难色,前几日他接到琅琊内史王绪的信,信中让他暗中掣肘杨佺期,如果遵令行事,必定要获咎王绪,乃至王家。

杨思平却笑道:“安玄说得不错,城里的那些商户个个富得流油,前两天我夫人到充裕坊买了串南珠,竟然花了五千钱,啧啧,真是一本万利。”

杨安玄道:“新野郡有良田万顷,客岁风调雨顺,大户人家应有存粮,父亲无妨派人借粮。想来那些大户都明白唇亡齿寒的事理,定会大力互助。”

晋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共同措置朝政。尚书省掌管行政大权,设有吏部、祠部、度支、左民、都官、五兵等六部尚书(渡江后撤去都官,成为五部),最高长官尚书令;中书省总领百官,把握部分的处所行政,最高长官中书令,官位在尚书令之下,权力在其之上;门下省参议国政大事,卖力检查诏令,签订章奏,有封驳诏令、奏章地权力,最高长官侍中令。

新野郡有驻军三千,加上杨家属军五百,均匀月饷三石,存粮仅够一个多月所耗。

陈深看向杨佺期道:“杨太守,军中另有万余石粟米,可否先支应部分赈灾。”

推荐阅读: 原点序列     刚离婚,老婆就跪求复合     麻衣天师     次元交易所     至尊萌宝之父王请绕道     摄宠王妃     最强特种保镖     绝对虚构     替身     囚爱成瘾:女人,别逃     农女倾城     传奇巨星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