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八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豫兮若冬涉川﹔
法律滋彰,盗贼多有。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进道若退﹔
老子:「品德经」:第十五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
满足者富。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太上,不知有之﹔
我独泊兮,其未兆﹔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老子:「品德经」:第三章
天得一以清﹔
敦兮其若朴﹔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五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何如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以其生之厚。
强其骨。
挫其锐,解其纷。
爱国治民,能有为乎。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七章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故道生之,德畜之﹔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八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六亲反面,有孝慈﹔国度昏乱,有忠臣。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是以贤人不可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能够有国﹔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荒兮,其未央哉。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治人事天,莫若啬。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其次,侮之。
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其次,亲而誉之﹔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不自见,故明﹔
早服谓之重积善﹔重积善则无不克﹔
不言之教,有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生之徒,十有三﹔
上善若水。
凿户牖觉得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谷无以盈,将恐竭﹔
是以贤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静胜躁,寒胜热。平静为天下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