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茶?蜀地?
男人见来了买卖,忙不迭地回声,提了背篓绕过正摈除他的老板,大踏步地走到了商娇的面前,热切地扣问道:“女人但是要看看我的茶?”
但这谈何轻易?茶商们买卖,向来便只与茶园主打交道,茶农们底子连茶商的面都见不着。更休提制成的团茶都要加盖各自茶园的印徽以示标记。以是茶农们只能在每次制茶之时,私留下一部分,制成散茶。
抬手嘱老板拿了洁净的碗和热水,将茶放入碗中,取沸水冲泡之,不消半晌,便闻到不大的茶庄,满盈着一股茉莉的香气。
商娇倒是不动,反让老板拿了一把洁净的竹勺给她,这才从背篓里舀出一勺茶来,拿在手里几次地看。
商娇忙站起家搀住李铁汉,笑道:“铁汉大哥信赖我们商行,乃我们的幸运。但贩子无信不立,若我收回金簪,大哥归去又如何取信与你同来的兄弟?况你们将茶送至茶行,银货两讫以后,金簪天然也会回到我手里,万望大哥便莫要推让了吧。”
商娇笑看男人一眼,又瞅瞅他粗砺的双手,道:“茶乃上天赐给我们最好的饮品,道是仙霖甘露亦不为过,如何能够用手污之?先生既是茶农,更应对茶有所尊敬,这亦是对人的尊敬、对茶农的尊敬。”
160、祸始
这且不说,商定好的每包茶二十四斤,更被他们突破通例,归包定重二十六斤半,或是二十八斤……如许层层剥削下来,茶农从种茶、采茶、制茶、卖茶,历经一年半载辛苦以后,所能到手养家糊口的钱,当真少得不幸。以是这数年来,蜀地的茶农们,便一向在深思着可否贩点儿私茶。
商娇听得男人这么一说,心头一酸,遂问:“以是你们翻山越岭,来到大魏,便是为售这点散茶么?”
散茶?
商娇点点头。
商娇与安思予对视一眼,立即来了精力:陈氏商队的茶是在路州丢的,此处离路州已不远,莫非……
菜上来了,商娇饥肠辘辘,正要筹办动筷,俄然听到内里有人朗声问:“老板,要茶吗?今秋蜀地来的秋茶,您看看?”
那男人憨笑点头,算作应对。又有点严峻地问:“以是,女人要不要来上几斤?女人,我卖得很便宜的,一斤茶你看着给十钱八钱银子就成!”
看来是一场白忙活了。
商娇说完,转眼看着竹勺里的茶,只见茶坯短而肥,色彩绿褐,芽叶完整,花香浓烈,不由端倪不动地看了那男人一眼。
正想轻手重脚地回到坐位上去用饭,却见那男人一看老板并不对本身兜售的茶感兴趣,立时急了,双手捧了一捧茶出来,伸到老板鼻下,诚心道:“老板,你看看吧。这散茶不是茶末子,满是今秋我们蜀地的茶农们采的新茶自家炒的,还加了去今夏晾晒的茉莉花,非常暗香爽口呢!老板,您就看看吧!”
但散茶的话,若以揉青之法制之,则晾晒光阴愈久,愈易被茶园主发明、充公,以是我们便干脆将炒制成茶,又暗里调了很多香花试之,终究感觉茉莉花入茶味道最好,以是现下我们贩的茶,均以茉莉花茶为主。
李铁汉半信半疑地接过纸条,看了又看,谨慎问道:“敢问女人是这陈氏商行的……”
商娇点点头,写了一张买茶左券书,递到李铁汉手里,落款报酬商娇,又另写了一张商行在天都的地点,想了一想,又抽下一向插在头上的金簪,一并交到李铁汉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