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鉴于邓案之得失,乃放胆直书吴茱萸汤:吴茱萸、生姜各15g,党参、大枣各30g。嘱其预备药物,头痛发作时试服1剂,并停服麦角胺。数往背面痛发作,吃紧煎服,才服头煎即渐减缓,服完1剂头痛若失。患者大喜过望,要求多服稳固疗效。窃思头痛用本方速效如此,岂是肝郁或肝旺!虑其常常感冒,感冒必发,遂用本方小其制,合玉屏风散:吴茱萸、生姜、防风各10g,党参、大枣、白术各15g,黄芪30g,连服20剂。至今将近三年,极少感冒,血压一向普通,头痛仅发过三次,且较着轻于往昔,亦不呕恶,而照服初诊方一剂便可息止。
一周后患者来告:“服完一剂,无不良反应,头痛已六日未发;本日痛一次,甚轻微,亦不恶心,未服去痛片,约半小时痛渐止。”效不更方,续予上方三剂,察看一月,头痛未发。为稳固计,本方小其制:吴茱萸、生姜各10g,党参、大枣各15g,劝其再服6剂。患者于6月30日返回岳池。同年12月尾余曾专函追访,知其半年间安然无恙。
考虑头痛丰年,或宜缓图,嘱其每日朝服补中益气丸,晚服归脾丸各10g。连服一月,面色转红润,精力亦抖擞,而头痛发作仍旧。
余颇茫然,不得已再详询病史,当问及“头痛时恶心呕吐否”时,患者答:“不呕吐,只觉恶心,痛剧时吐出净水少量。”余茅塞似开,复察其舌脉,固无寒象,然亦无任何热象。遂放胆书吴茱萸汤:吴茱萸、生姜各15g,党参、大枣各30g。嘱其试服一剂,少量频服,如有不良反应,当即停药。
按:本例头痛,实无肝胃虚寒、浊阴上逆之满身证候和舌脉,却有气血不敷之象。但补益气血,头痛仍然仍旧;独投吴茱萸汤,竟获病愈。辨证之关头,在于抓住特性性证候――头痛伴恶心、呕吐净水。
窃思头痛、呕吐稀涎,乃应用吴茱萸汤之客观指征,可惜前医小其制,又稠浊于庞大复方当中,扼腕掣肘,宣其少效;曷不让其脱颖而出,任重力专以建功?但是四诊合参,明显一派热象,如何用得?用不得,方将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