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小僧,还未就教几位道长法号。”
一念至此,就冒充为莫非:“大师慈悲厚意,为乡民打互市路也是功德之事,小道本不该推让。只是,小道却有公事,要带两个劣徒回庙门,倒是无瑕兼顾。”
再说朴清子,达到禅室,自有酒保和尚奉上精彩斋饭。用毕,喝茶扯了几句闲话以后,那麓尘禅师就话音一转,提及修行上的事情,探查他的秘闻。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在云霞寺用过斋饭后,麓尘就送朴清子一行走出庙门。
未几时,小沙弥果就真端着比他头还大的满满两盆饭菜走返来,歉意的道:“三位来到不巧,蔽寺倒是晚斋刚过,厨子师兄正在做晚课,得空抽身。饭菜倒是有些凉了,还请二位道长包涵。”
话说二祖当时与三清同于紫霄听道,太乙前亦在同一境地。后见三清立教证道,也依样画葫芦,以求太乙。不料于六合无功,故立教后天道不但久久不该,反欲降责,一时既是进退维谷。无法只得连发四十八大愿,欲先许下偌大功德,才勉强过关,证了太乙。
麓尘沉吟一番后,方回道:“道兄公然灵敏,小僧实有一事相托。”
麓尘一喜,随即有些鲜明:“说来不怕道兄见笑,本地五十里外,却有一刹,乃是前朝旧庙。我本欲补葺,不想前年却来了个尸怪,占有于此,堵塞商路。我欲摈除之,无法法力不济,几次交兵,却都是何如不得此怪。本想着这刹与我无缘,不想遇得道兄,倒是又起了贪念。忸捏忸捏!”
如此看来,这麓尘也算捐躯本身,造福乡邻了。朴清子就是一叹:“大师慈悲,小道佩服!”
朴清子何许人也?虽修为不算很出挑,但好歹在庙门呆了几十年,自是不怕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