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惜欢是拉暮青来蹭饭的,魏卓之早知他们会来,备了一桌子的江南名菜,还上了一坛杨梅酒。见天放了晴,桌子就摆在了院子里,绿萝奉养在旁,步惜欢、暮青、魏卓之和萧芳四人不拘君臣之礼围桌而坐,暮青不想华侈别人的心机,因而收起杂绪,用膳时问道:“这宅子你买下了?”
这日,帝后用膳都是在公堂上,傍晚百姓归家时却不见帝后出来,衙门口最后一拨人散去时,公堂上掌了灯,厚厚的卷宗堆满了法案,证物摆了一地,一队侍卫奉旨出了县衙,策马往城外而去,不知办的是甚么差事。
回到江南后,一应人等论功行赏,唯独卢景山没有受封。他自请卸甲归田,而后就在驿馆当中闭门不出。此人忠义,因报恩而护驾南下,却不肯受封,他是感觉有愧,愧对元修。
萧芳微微点头,面有愧色,“殿下请随民女来。”
凑在县衙外的百姓哗的一声炸开了锅,功德者挤出人群沿着长街驰驱相告!
魏父将魏卓之拜托给合谷鬼手,本身则将心机全都用在了经商上,所得的财帛全用在了海防上,他想以此告慰亡妻和酬谢萧元帅的拯救之恩,此举令萧元帅非常敬佩,因而不计家世之别与其结为了义兄弟。
当时,正值步惜欢初下江南,他成心招揽贤才,留意到魏卓以后便成心与他结识,二人从相互摸索到联手一搏历经了两年,而后步惜欢便以好男风之名兴龙舟南下,年年都因铺奢而被世人诟病,世人却不知所谓的“江河一日十万金”中的金银实在全都流进了魏家。魏家用国库的银子经商,没几年便成了江南第一富贾,魏卓之一面交友江南权贵,一面操纵江湖身份助步惜欢建立了刺月门,汇集天下动静、招揽能人异士、暗害朝廷奸党、渗入士族当中。
萧芳道:“盛京大乱那日,府里人仓促清算行囊,骆小爷搬箱子的时候不慎撞倒了书架磕坏了暗格,这两本书正在暗格当中。他不知如何是好,问到了姚女人那儿,民女感觉这经籍和棋谱对殿下定是要紧之物,因而就收在了身上。出府之时,马车被禁卫所截,殿下书房里的东西皆未能带出盛京,除了民女事前揣在身上的经籍和棋谱。”
“帝后驾临舍间,蓬荜生辉!”魏卓之随便惯了,只在门内一让,躬身相迎。
那些手札里除了记录了她参军入朝期间所办的案子,另有一本浅述微神采心机学的,步惜欢对此很有兴趣,她本是筹算写好后给他研读的,没想到尚未完成便出了这么多事。
公堂中悬“古水县正堂”金字大匾,高台之上有三尺法桌,厥后立着一面海潮屏风,上挂“明镜高悬”金字匾额!法桌之上置着文房四宝和令箭筒,左有令箭架,右有黑折扇,帝后同坐于太师椅上,朝服加身,天严肃浩。
“审案了!审案了!”
暮青不善言辞,唯有喝酒相送,晚宴散了时,她已有些醉意。
夜里,城北起夜的百姓闻声了銮驾回后柴巷的声响,竖着耳朵细心一听街上的梆子声,竟然已是四更天了。次日,当古水县的百姓们又老早聚到县衙门口看热烈时,却发明帝后竟然已经在公堂上坐着了。
“……”
一块半人高的嶙峋山石被抬放在公堂一侧的议事厅外,厅上悬一金字大匾,上书――天理国法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