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高公明日密地叫当直的请将郭庆春来,问道:“前日所惠芙蓉屏,是那边得来的?”庆春道:“卖自城外尼院。”高公问了去处,别了庆春,就差当直的到尼院中细心查问:“这芙蓉屏是那边来的?又是阿谁题咏的?”王氏见来问得蹊跷,就叫院主转问道:“来问的是那边人?为何问起这些原因?”当直的回言:“这画现在已在高府中,差来问取来源。”王氏晓得是官府门中来问,或者有些机遇在内,叫院主把实话答他道:“此画是同县顾阿秀舍的,就是院中小尼慧圆题的。”当直的把此言答复高公。高公心下道:“只须赚得慧圆到来,此事便有下落。”出来与夫人商讨定了。
诗曰:
画笔词锋能偶合,相逢犹自墨痕香。
削发后,院主起个法名,叫做慧圆,参拜了三宝。就拜院主做了师父,与火伴都相见已毕,今后在尼院中住下了。王氏是大师出身,性地聪明。一月以内,把典范之类,一一历过,尽皆晓得。院主大相恭敬,又见他知识事体,凡院中大小事件,悉凭他主张。不问过他,一件事也不敢轻做。且是宽和柔善,一院中的人没一个不替他相好,说得来的。每日凌晨,在白衣大土前礼拜百来拜,密诉苦衷。任是大寒大暑,再不间断。拜完,只在本身静室中清坐。自怕貌美,惹出事来,再不等闲露形,外人也可贵见他面的。
次日开宴饯行,聘请郡中弟子、故吏、各官与一时名土毕集,俱来作陪崔县尉。酒过数巡,高公举杯告世人道:“老夫本日为崔县尉了此生缘。”世人都不晓其意,连崔俊臣也一时未解,只见高公命传呼后堂:“请夫人打发慧圆出来!”俊臣惊得目呆,只道高公要把甚么女人强他纳娶,故设此宴,说此话,也有些焦急了。梦里也不晓得他老婆叫得甚么慧圆!当时夫人已知高公意义,把崔县尉在馆内多时,昨已获了强盗,问了罪名,追出敕牒,本日饯行到差,特请你到堂厮认团聚,逐项逐节的事情,说了一遍。王氏如梦方醒,不堪感激。先谢了夫人,走出堂前来,此时王氏发已半长,还是妆饰。崔县尉一见,乃是自家老婆,惊得如醉里梦里。高公笑道:“老夫原说道与足下为媒,这可做得着么?”崔县尉与王氏相持大恸,说道:“自料此存亡别了,谁知在此,却得相见?”
当时有个御史大夫高公,名纳麟,退居姑苏,最喜好书画。郭庆春想要阿谀他,故此出代价买了这幅纸屏去献与他。高公瞥见画得精美,收了他的,忙忙里也未看着题词,也不查着款字,交与书,分付且张在内书房中,送庆春出门来别了。只见内里一小我,手里拿着草书四幅,插个标儿要卖。高公心性既爱这行物事,眼里瞥见,就不肯便放过了,叫取过来看。那人双手捧递,高公接上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