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术在身,能够惊世。若非夙缘,不堪轻试。
杨家居住南边,有大木一株,隐蔽数丈。忽一日写个帖子出去,贴在门首道:“明日午末间,行人不成过此,恐有奇祸。”有人瞥见,传说将去道:“抽马门首有此帖子。”多来争者。瞥见了的。晓得抽马有些古怪,不敢不信,相戒明日午末时候,切勿从他门首来走。公然到了其期。那株大术俄然摧仆下来,盈塞贩子,两旁房屋略很多损,这多是杨抽马魇样过了,以是如此。又恐怕人不晓得。失误伤犯,故此又先通示,得免于祸。若使当时不知,在街上扭捏时节,不好似受了孙行者金箍棒一压,一齐做了肉饼了。
忽地一日抽马在郡中,郡中走出两个皂隶来,少不得是叫做张千、李万,多是认得抽马的。齐来声诺。抽马一把拉了他两人出郡门来,道:“请两位到舍间,有句要紧话相央则个。”那两个公门中人,见说请他到家。料不是白差使,天然愿随鞭镫,跟着就行。抽马道:“两位常日所用官杖,望乞就便带了去。”张千、李万道:“到宅上去,要官杖子何用?莫非要我们去打阿谁不成?”抽马道:“有效得着处。到彼自知端的。”张千、李万晓得抽马是个古怪的人,莫不真有甚么事得做,依着言语,各据了一条杖子,随到家来。抽马将出三万钱来,送与他两个。张千、李万道:“不知先生要小人那厢使唤,未曾效力,怎敢受赐?”抽马道:“两位受了薄意,然后敢相烦。”张千、李万道:“先生且说。将来能够效得犬马的,天然受命。”抽马走出来唤妻苏氏出来。与两位公人相见。张千、李万不晓其意,为何出妻见子?各怀着狐疑,不好作声。只见抽马与妻每人取了一条官杖,奉与张千、李万道:“鄙人别无相烦,只求两位牌头将此杖子责我伉俪二人每人二十杖,便是美意不浅。”张千、李万大惊道:“那有此话!”抽马道:“两位不要管,但依我行事,足见相爱。”张千、李万道:“且申明是甚么原因?”抽马道:“吾佳耦目下当受此杖,不如暗里请牌头来完了这业债,免得当场出丑。两位是必见许则个。”张千、李万道:“不当人子!不当人子!小人至死也不敢胡做。”抽马与妻感喟道:“两位毕竟不肯。便是数已做定,解攘不去了。有劳两位到此,固然不肯行杖,请收了钱去。”张千、李万道:“尊赐一收回于知名。”抽马道:“但请两位收去。他日略略用些美意就是。”张千、李万固然推托,公人见钱,如同苍蝇见血,一边接在手里了,道:“既蒙厚赏,又道是父老赐少者不敢辞。他日有效着两小人处,水火不避便了。”两人真是无功受赏,头轻脚重,欢乐不堪而去。
又常持缣帛入市货卖。那买的接过手量着,定是三丈四丈长的,代价且是呼应。买的还要讨他便宜,缺少些代价,他也井不争辩。及至买成。叫他再量量看,出很多少代价,原只长很多少。随你是量过几丈的,代价只要尺数,那缣也就只要几尺长了。
这四句诗乃是国朝永乐年间少师姚广孝所作。这个少师乃是僧家出身,法名道衍,本贯姑苏人氏。他虽是个削发人,广有神通,兼习兵机,乃元朝刘秉忠之流。大祖分封诸王,各选一高僧伴送之国。道衍暗里对燕王说道:“殿下讨得臣去作伴,臣当送一顶白帽子与大王戴。”“白”字加在“王”字上,乃是个“皇”字,他藏着哑谜,说道帮手他做天子的意义。燕王也有些晓得他不凡,公然面奏太祖,讨了他去。厥后同意靖难之功,出师胜负,无不未卜先知。燕兵初起时,燕王问他:“利钝如何?”他说:“事毕竟成,不过废得两日工夫。”厥后败于东昌,方晓得“两日”是个“昌”字。他说道:“而后再无阻了。”公然屡战屡胜,燕王直正大位,改元永乐。道衍赐名广孝,封起码师之职。固然受了职衔,却不青留收回家,仍旧光着个头,穿看蟒龙玉带,长安中出入。文武班中晓得是他佐命功臣,谁不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