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塞上重归马?此夜庭中独舞鸾。
日挨一日,不觉已是几个月了。时价交春季气,面风夜起,白露为霜。独处空房。感慨伤悲,终夕不寐。考虑老婆翠翠这个时节,绣围锦帐,同人卧起。有甚不欢愉处?不知内心还记取我否?安知我如此萧瑟孤凄,时候难过?乃将苦衷作成一诗道:
一自乡关动战锋,旧愁新恨几重重。
诗云:
且说刘翠翠自那年掳去,初见李将军之时,先也哭哭啼啼,寻死觅活,不肯随顺。李将军吓他道:“随顺了,不去难为你百口长幼:若不随顺,将他家寸草不留!”翠翠唯恐累及父母与大秀家里,只能勉强依从。李将军见他聪明聪明,知书晓事,爱得他如珠似玉普通,非常汲引,百顺千随。翠翠虽是支陪笑语,倒是无刻不思念大秀,没有欢愉的日子。内心痴想:“缘分不竭,或者另偶然节相会。”争奈日复一日,跟着李将军东征西战,没个定踪,不觉已是六七年了。
长使德言藏破镜,终教子建赋游龙。
本日翠翠这个风景。很有些类似。然乐昌与徐德言,杨越公晓得是伉俪的,此处金生与翠翠只认做兄妹,一发要遮遮饰饰,恐怕看破,意义更尴尬也。还幸亏李将军是武夫卤莽,看不出构造,毫没甚么狐疑,只道是当真的哥子,便认做娘舅,亲情的动机重起来,对金生道:“娘舅既是远来,道途跋涉,心力劳困,可在我门下安眠几时,我还要替娘舅计算。”分付拿出一套新衣服来与娘舅穿了,换下身上尘污的旧衣。又令打扫西首一间小书房,安设床帐被席,是件整备,请金生在里头歇宿。金生已不得要他留住,寻出机遇与老婆相通,今见他如此赖帐,正中间怀,欣然就书房里宿了。只是内心想着老婆就在内里,好生难过!
平生有恨祝英台,度量何为不肯开?
这四句乃是白乐天《长恨歌》中之语。当日只为唐明皇与杨贵妃七月七日之夜,在长生殿前对天发了私愿:愿生生世世得为佳耦。厥后马嵬之难,杨贵妃自缢,明皇心中不舍,命鸿都羽士求其灵魂。羽士凝神御气,见之玉真仙宫,道是因为长生殿前私愿,还要复降人间,与明皇做来生的佳耦。以是白乐天述其事,做一篇《长恨歌》,有此四句。盖谓人间唯有愿得成双的,随你天荒地老,此情到底不泯也。
已后国朝洪武初年,于时张士诚已灭,天下一统,路途安静。翠翠家里淮安刘氏有一旧仆到湖州来贩丝绵,偶过道场山下。见有一所大屋子,绿户朱门,槐柳掩映。门前有两小我,一男一女打扮,并肩坐着。仆人道大户人家家眷,办理远避而过。忽听得两人声唤,走近前去看时,倒是金生与翠翠。翠翠开日问父母存亡,及乡里风景。仆人一一答复已毕,仆人问道:“娘子与郎君离了乡里多年。为何到在这里住家起来?”翠翠道:“开初兵乱时节,我被李将军掳到这里,厥后郎君远来寻访,将军美意仍把我偿还郎君,以是就侨居在此了。”仆人道:“小人现在就回淮安,娘子可修一封家书,带去报与老爹、安人晓得,免得家中不知下落,整天悬望。”翠翠道:“如此最好。”就领了这仆人出来,留他吃了晚餐。歇了一夜。明日将出一封书来,叫他多多拜上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