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娟领下书来,当堂拆开读着。元来不是甚么书,倒是首七言绝句。诗云:
说那院判一见了小娟,端的眼迷心荡,暗道:“吾兄所言佳配,诚不虚也!”小娟接入堂中,相见毕,院判笑道:“适来和得好诗。”小娟道:“若不是院判的大情分,妾身官事何由得解?何况乘此又得脱籍,真莫大之恩,杀身难报。”院判道:“自是佳作打动,故此府判非常垂情。况又有亡兄所瞩,非小可一人之力。”小娟垂泪道:“可惜令兄如许好人,与妾亡姊端的如胶似漆的。生生的隔绝两处,俱去世去了。”院判道:“令姊是几时没有的?”小娟道:“方才一月前某日。”院判吃惊道:“家兄也是这天,可见两情不舍,同日弃世,也是奇事!”小娟道:“怪道姊妹临死,口口说去会赵郎,他两个现在必然做一处了。”院判道:“家兄也曾累次打发人进京,当初为何不脱籍,乃至隔绝如此?”小娟道:“开初令兄未第,他与亡姊恩爱,已同伉俪普通。未及虑到此地,仓促过了日子。及到中第,来不及了。固然打发几次人来,只因姊妹名重,官府不肯放脱。这些人见略有些难处,丢了就走,那管你死活?白白里把两小我的性命误杀了。岂知本日妾身托赖着院判,脱籍如此轻易!如果令兄未死,院判早到这里一年半年,连姊妹也超脱去了。”院判道:“前日家兄也如此说,可惜小可浪游薄宦,到家兄衙里迟了,故此无及。这都是他两人数定,不必题了。前日家兄说,令姊曾把娟娘毕生的事,托与家兄寻人,这话有的么?”小娟道:“不肯迎新送旧,我姊妹两人同心。故此姊妹以妾身托令兄守人,实有此话的。”院判道:“亡兄临终把此言对小可说了,又说娟娘很多好处,撺掇小可来会令姊与娟娘,就与娟娘摒挡其事,故此不远千里到此寻问。不想盼娘过世,娟娘被陷,现在幸得保全了出来,脱了乐籍,已不负亡兄与令姊了。但只是亡兄所言娟娘毕生之事,不知小可当得起否?凭娟娘意下裁夺。”小娟道:“院判是朱紫,又是仇人,只怕妾身风尘贱质,不敢仰攀,赖得令兄与亡姊一脉,亲上之亲,前日家赐佳篇,已知属意;若蒙不弃,敢辞箕帚?”院判见说得入港,就把行李什物都搬到小娟家来。是夜即与小娟同宿。赵院判在行之人,何况一个念着亡兄,一个念着亡姊,两个只恨相见之晚,分外亲热。此时小娟既己脱籍,便可自在。他见院判风骚含蓄,一心待嫁他了。只是亡姊棺木未殡,有此牵带,与院判筹议。院判道:“小可也为扶亡兄棺木至此,殡事未完。现在择个日子,将令姊之柩与亡兄合葬于先茔之侧,完他两人生前之愿,有何不成!”小娟道:“若得如此,亡魂俱称心称心了。”院判一面拣日,如言殡葬已毕,就央府判做个主婚,将小娟娶到家里,成其佳耦。
青楼原有掌书仙,未可全归露水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