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最忙的是徐昌和迎儿,特别是迎儿,批示着世人包粽子,筹办过节的各种杂物,一刻也不得闲。
孙七郎便告别拜别,徐平踱进厨房,看苏儿技术。
庄客一齐笑:“官人得是。”
徐平到处乱逛,到了门外,见孙七郎带了两个庄客,手里提了一只野鸡和几条大鲤鱼返来。
昂首见苏儿眼巴巴地看着本身,不由感觉面上发热,只好硬着头皮道:“新词我这里就没有,只要一首诗,你要不要听?”
徐平不睬她,凑上前去看,口中道:“我来看看你清算得对不对。”
徐平摆布无事,便也想显显本身的才调,让这丫头归去给林素娘,让她晓得本身不是个不学无术的。诗词本身现在当然做不出来,但宿世好歹也背了很多,莫非还抄不来?
徐平把孙七郎叫过来,看他手里的鲤鱼,都有七八斤大,嘴巴还一开一合地在喘气,便问他:“这鱼那里来的?到庄子这么久,还没吃过鱼呢。”
见两个女孩笑得欢畅,徐平也感觉没意义,站起来道:“坐得久了,浑身难受,我出去逛逛。”
苏儿点头,想不通有甚么鱼的做法是本身这个江南人不晓得,秀秀这个中原人却晓得的。
徐平道:“酸辣汤也好,未几余下的不要糟,做成红烧的好了。”
指着鱼鳃道:“把鳃去掉,腹里掏洁净。”
秀秀对苏儿声道:“我们官人嘴刁,你用心些。”
徐平看车上装着酒坛,问他:“你又送甚么到庄里来?”
因为唐朝禁食鲤鱼,到了宋朝,黄河汴河里的鲤鱼多得成灾,恰好烧鲤鱼的技术在汴梁四周也失传了,没甚么人吃,更加众多。徐平本来还没想到这,见了孙七郎他们带返来,才想起本技艺艺固然不如何样,但做几道鱼菜还是能够的。此时的鱼都是野生,肉固然粗了,但幸亏肉紧实,腥味也淡,就是用锅煮了也是不错的食材。
苏儿正在教秀秀,见徐平出去,笑着道:“厨房里可不是官人出去的处所,你如何出去了。”
苏儿笑着头,带着秀秀去孙七郎手里接了两条鲤鱼过来,用柳条提着,进了厨房。
回到院,苏儿见到孙七郎手里的鲤鱼,喜道:“七哥从那里捕来,好大的鲤鱼,便是我在江南也未几见。”
徐平笑着点头,他本身也晓得这诗必定不受待见,更何况面对的是两个女孩。这与诗本身的程度无关,只是不应时宜。
几个庄客都:“不然如何做?我们又没有江南人技术。”
此时恰是承平时候,天下一片承平,文人的诗受晚唐五代影响,讲究格律工致,词句富丽。至于诗词讲的是甚么内容,并不如何正视,所谓西昆体就是了。像这类直抒胸怀,峥嵘毕露的诗词,都会被当作古怪奇诡,做诗的人也必是气度有题目,不入大师眼中的。
陪着他的那一堆技术册本里,只要几本**的著作,闲来无事,把主席的诗词背了个烂熟。
苏儿笑道:“我们江南人家,自吃鱼,当然能做几道菜。”
回到院里,秀秀和苏儿一人一个板凳,趴在一张方桌上,一边工致地编织动手里的艾草,苏儿一边教秀秀唱江南调。
不一会,苏儿两人把鱼清算了,切成大块放盆里端出来,问徐平:“官人要如何吃?我给你烧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