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还是不敷,卫青的三个还在襁褓中儿子,也被刘彻封为列侯。宗子卫伉为好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季子卫登为发干侯,均食邑一千三百户。自高祖时,汉廷无军功不封侯。就连平生与匈奴七十余战,为二千石吏四十余年的飞将军李广,至今也因未有显耀的军功而封侯。卫青三子未出襁褓,却已封为列候,这又是多么的殊荣。
除了刘彻汲引很多的年青将领,另有很多刘彻从官方拔擢职位寒微的儒学之士。刘彻觉得与丞相为首的外朝分歧,这些人来自于官方,也更加体味民情,对社会的弊端也比较体味。同时,他们学问赅博,思惟开通,主动进取,刘彻对这一批人非常信赖,让他们与闻政事,托为亲信。
一提淮南王刘安,刘彻心中就有一股肝火涌上来。但他按下不表,只望向一旁的沉默不语的卫青,轻声道:“不晓得大将军你如何看?”
劈面人抬手悄悄地拍了拍他的胸口,轻声到了一句好自为之,便头也不回回身而去了。
“有劳了。”说罢干脆判定地一把将兵卫手中的缰绳抽了归去,自顾自驾着马带着人入城去了。
张次公的脸突然红了,忙羞赧地低下头解释道:“大将军,末将……”
卫青还是一如既往,拱手回礼,极恭敬地唤了一声李将军。
固然此时开城门的时候,还远远未至,但那霸陵尉因不为李广开启城门而被李广诱杀的事,早已是传的沸沸扬扬。直城门侯心中天然是顾忌,且听闻李广此次回京是要代替已故的郎中令石建,也恐怕惹怒了李广,遭他抨击,便卖了个顺水情面给他。
刘彻也是能明白李广心中的不平,便也温言软语地体恤一番,算作安抚。
刘彻望着他,还是那副低垂着眉眼,不露声色的模样,可却感觉他此次从塞外返来,仿佛更加沉默了,与他也不像以往那般靠近。封了他三个儿子为列候,仿佛也并未让他有一丝高兴,倒像是让他徒增了很多烦忧来。
门侯望着李广一行人,垂垂消逝的背影长舒了一口气,回过神来,一把拍在方才质疑他的侍从的脑门上。
“本来我朝廷法度,竟还拿一些人没有体例。”刘彻嘲笑一声。
门侯上前端视一眼,赶快命身后的兵卫,去将城门开启一条小缝,引李广一行人入城去。
“右北平太守李广奉诏返京,代替郎中令一职,此乃陛动手谕。”
门侯奉承地笑容迎上李广:“飞将军您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