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竺典 大地理单腹胀 实难除 四肢不肿而腹大如鼓。
隔食病 津液干 方书名膈者,以病在膈上是也。别名隔者,以食品不下而隔绝也。津液干枯为隔食病源。
肾水,即元阴也。元阴亏,为蒸热、咳嗽、吐血、便血、遗精、喉痛、口疮、齿牙浮动等症。
难经出 更洋洋 洋洋,昌大也。《难经》八十一章,多阐发《内经》之旨,以补《内经》所未言,即间有与《内经》分歧者,当时去古未远,别有考据也。秦越人,号扁鹊,战国人,着《难经》。
献可论 合二张 明・宁波赵献可,号养葵。着《医贯》。大旨重于命门,与张石顽、张景岳之法不异。
七饮痛 二陈咽 停饮作痛,时吐净水,或胁下有水声,宜二陈汤,加白术、泽泻主之。甚者,十枣汤之类,亦可暂服。
李唐后 有令媛 唐・孙思邈,华原人,隐居太白山。着《令媛方》《令媛翼方》各三十卷。宋仁宗命高保衡、林亿校订,后列《禁经》二卷。今本分为九十三卷。较《金匮》虽有浮泛偏杂之处,而企图之奇,用药之巧,亦自成一家。
阴水盛 加桂姜 五皮饮加干姜、肉桂、附子之类。
建中汤 金匮轨 小建中汤及加黄 、加人参、加当归、加白术等汤,皆急建此中气,俾饮食增而津液旺,乃至充血生精,而复其真阴之不敷。但用稼穑作甘之本味,而酸辛苦咸在所不消,盖舍此别无良法也。按炙甘草汤即此汤化为润剂,喻氏清燥汤即此汤化为凉剂。
长沙室 尚彷徨 数子虽曰私淑长沙,升堂有人,而入室者少矣!惟韵伯 能宪章 慈溪柯琴,字韵伯,国朝人。着《伤寒论注》、《论翼》,大有功于仲景,而《内经》之旨,赖之以彰。
外台继 重医林 唐・王焘着《外台机密》四十卷,分一千一百四门,论宗巢氏,方多秘传,为医门之类书。
医之始 本岐黄 黄,黄帝也;岐,岐伯也。君臣问答,以明经络、脏腑、运气、医治之原,所觉得医之祖。虽《神农本经》在黄帝之前,而神明用药之理,仍始于《内经》也。
寒与热 若回翔 寒热必应期而至。
凉泻法 令瘀销 火势盛,脉洪有力,寒凉之剂原不成废。但古人于血症,每用藕节、黑栀、白芨、旧墨之类以止涩之,致留瘀不散,觉得咳嗽虚痨之基。《金匮》泻心汤,大黄倍于芩连,为寒以行瘀法。柏叶汤治吐不止,为温以行瘀法。二方为一温一寒之对子。
迨东垣 重脾胃 金・李杲,字明之,号东垣白叟。生于世宗大定二十年,金亡入元,十七年乃终,年七十二,旧本亦题元人。作《脾胃论》《辨惑论》《兰室秘藏》。先人附以诸家合刻,有《东垣十书》传世。
通不痛 调和奉 公例不痛,气血调和也。高士宗云∶通之之法,各有分歧。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蔼,通也。上逆者使之下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不过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人百病 首中风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鼻塞、便难之症;中腑多着四肢;中经则口眼 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
便清利 阴水殃 小便自利、口不渴属寒,名为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