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陈汤 痰饮通剂。
黑锡丹 治脾肾虚冷,上实下虚,奔豚,五种水气,中风痰潮危急。
水肿方
喻嘉言治肾气不荣于舌本,加枸杞、首乌、生地、菊花、天冬、石菖蒲、元参。
方见《隔食》加麦冬三钱为君,附子一钱为使,再调入竹沥五钱,生姜汁二钱,以行经络之痰,久服自愈。
喻嘉言曰∶凡遇阴火逆冲,真阳暴脱,气喘痰鸣之急症,舍此方再无他法可施。予每用小囊佩带随身,恐遇急症不及取药,且欲吾身元气温养其药,借手效灵,厥功历历可纪。即痘症倾圮逆候,服此亦可复生。
大顺散 治阴暑,即畏热贪凉之病。
熟地 远志 山茱肉 巴戟天 石斛 石菖蒲 五味子 肉苁蓉(洗) 肉桂 麦冬 附子茯苓(各三钱)加薄荷叶七叶,水二杯,煎八分服。此体例在轻煎,不令诸药之味尽出。其性浓厚,以镇诸逆;其气味轻清,速走诸窍也。
加味六君子汤 治中风霸道之剂。
赤小豆(浸令出芽晒干,一两) 当归(四钱)共研末。每服三钱,浆水下。即洗米水,三今后有酸味是也。按凡止血标药可随宜作引,血余灰可用一二两同煎,诸血皆验。栀子、茜草、干侧柏治上血,槐花、生地黄、乌梅、续断治血崩。凡下血及血痢,口渴,后重,脉洪有力者为火盛。可用苦参子去壳,仁勿破,外以龙眼肉包之,空肚以仓米汤送下九粒,一日二三服,渐加至十四粒,二日效。
生姜泻心汤黄连汤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浓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以上六方,俱见《伤寒论读》。
防风 荆芥 连翘 麻黄 薄荷 川芎 当归 白芍 白术 山栀 大黄 芒硝(各五分)黄芩 石膏 桔梗(各一钱) 甘草(二钱) 滑石(三钱)水二杯,加生姜三片,煎八分服。自利去硝、黄。自汗,去麻黄,加桂枝。涎嗽加半夏、五味。
方见《风水》。
茯苓甘草大枣汤(仲景) 治气喘脐下动气,欲作奔豚。
炙 (二钱) 人参 白术(炒) 当归(各一钱) 炙草 陈皮(各五分) 升麻 柴胡(各三分)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二杯,煎八分服。
水肿方
桂枝 生姜(各三钱) 甘草 麻黄 细辛(各二钱) 附子(一钱) 大枣(三枚)水三杯,先煮麻黄至二杯,去沫,入诸药,煎八分,温服,日夜作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上即愈。
大黄 附子(各二钱) 细辛(一钱)水二杯,煎八分服。
吴茱萸汤方见《亲信痛》。
大黄 干姜 龙骨(各一两) 桂枝(一两五钱) 甘草 牡蛎(各一两) 寒水石 赤石脂 石膏滑石 紫石英 白石脂(各三两)上十二味,研末粗筛,用韦勃盛之。取三指,约六七钱。井花水一杯,煎七分,温服。
小柴胡汤 统统疟病俱治。
胀满蛊胀方
小续命汤(《令媛》) 中风总方。
当归(七钱五分) 生姜(一两二钱五分) 羊肉(四两,去筋膜,用药戥秤方准)水五杯,煎取二杯,温服一杯,一日两服。若寒多者,加生姜五钱;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五钱,白术二钱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