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药上宣肺气,中助土气,内行水气。

越婢加术汤(《金匮》) 里水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按里水当是皮水笔误也。或水在皮里,即皮水之重者,亦未可知。

方见《伤寒》。

十枣汤 治水饮作痛。峻剂,不成轻用。

石水

柏叶汤(《金匮》) 治吐血不止。

水肿方

蛇含石(大者,三两,以新铁铫盛,入炭火中烧石与铫子普通红,用钳取石,倾入醋中,候冷取出,研极细) 禹余粮石(三两) 真针砂(五两,先以水淘净炒干,入余粮一处,用米醋二升,就铫内煮醋干为度,后用铫。并药入炭中,烧红钳出,倾药净砖地上,候冷研细。)以三物为主。其次量人真假,入下项。治水妙在转输,此方三物,既非大戟、甘遂、芫花之比,又有下项药搀扶,故虚人白叟亦可服。

赤小豆(浸令出芽晒干,一两) 当归(四钱)共研末。每服三钱,浆水下。即洗米水,三今后有酸味是也。按凡止血标药可随宜作引,血余灰可用一二两同煎,诸血皆验。栀子、茜草、干侧柏治上血,槐花、生地黄、乌梅、续断治血崩。凡下血及血痢,口渴,后重,脉洪有力者为火盛。可用苦参子去壳,仁勿破,外以龙眼肉包之,空肚以仓米汤送下九粒,一日二三服,渐加至十四粒,二日效。

大黄 附子(各二钱) 细辛(一钱)水二杯,煎八分服。

风水

生地(四钱) 桂枝木(一钱) 阿胶(一钱五分) 炙草(二钱) 人参(一钱) 麦冬(二钱五分) 枣仁(原方火麻仁,一钱五分)加生姜一钱,大枣二枚,水一杯,酒半杯,煎八分服。

熟地(四两) 云茯苓(三两) 肉桂 牛膝 丹皮 山药 泽泻 车前子 山茱萸(各二两) 附子(五钱)研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灯草汤送下,一日两服。以两为钱,水煎服,名加减《金匮》肾气汤,但附子必倍用方效。加川椒目一钱五分,巴戟天二钱,治脚面肿。

薯蓣丸 (《金匮》) 治虚痨诸不敷,民风百疾。

小青龙汤 治统统咳嗽。方见《伤寒》。方中随寒热真假加减。唯细辛、干姜、五味三药不去,读《金匮》者自知。

黄汗

大建中汤(《金匮》) 治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高低痛不成触近。

胀满蛊胀方

吴茱萸汤(仲景) 治冷痛。通治食谷欲呕,头痛如破,烦躁欲死者,及大吐不已之症。

香附(二钱,制研) 紫苏叶(三钱) 陈皮 甘草(各一钱)加生姜五片,水二杯,煎八分服。肉痛,加元胡二钱,酒一盏。

麻黄(六钱) 石膏(八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五枚)水四杯,先煮麻黄至三杯,去沫,入诸药煎八分服,日夜作三服。恶风者,加附子一钱。风水,加白术三钱。

小青龙汤方见《伤寒》。

按∶以上诸法,与《内经》中热消瘅则便寒、寒中之属则便热一节,揆脉证而择用,甚验。张石顽《医通》载之甚详,但古调不弹久矣!余新悟出一方,有泻心之意。上可消痞,下可止泻。肠热胃寒,能分走而各尽其长。非有他方,即伤寒厥阴条之乌梅丸也,屡用屡验。

推荐阅读: 太受欢迎了怎么办     九秘神针:君临天下     人鱼陷落     三国重生马孟起     闺春     我在开封捉鬼的日子     穿越成炮灰大姐大她妈     偷香狂兵     我的冥婚老婆     般云龙虎     成器     夜行浮生录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