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方见《伤寒》。
进退黄连汤黄连(姜汁炒) 干姜(炮) 人参(人乳拌蒸,一钱五分) 桂枝(一钱) 半夏(姜制,一钱五分) 大枣(二枚)进法∶用本方七味俱不制,水三茶杯,煎一杯温服。退法∶不宜用桂枝,黄连减半,或加肉桂五分。如上逐味制熟,煎吃法同。但空肚服崔氏八味丸三钱,半饥服煎剂耳。
青礞石(三两,研如米大,同焰硝三两,用新磁罐内封固,以铁线扎之,外以盐泥封固,过研末。水飞,二两实) 沉香五分,另研) 川大黄(酒蒸) 黄芩(炒,各八两)共为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一钱至二钱,食远沸汤下。
桂枝汤桂枝 白芍(各三钱) 甘草(二钱,炙) 生姜(三钱,切片) 大枣(四枚)水二杯,煎八分,温服。服后少顷,啜粥一杯,以助药力,温覆微似汗。若一服病止,不必再服;若病重者,一日夜作二服。
妇人科方
方见《中风》。
生铁落饮 治傲慢不避亲疏。
加味左归饮 治肾虚头痛如神,并治眩晕目痛。
当归承气汤(秘传方) 治男妇痰迷心窍,逾墙越壁,胡言乱走。
当归四逆汤当归 桂枝 白芍(各三钱) 甘草(炙) 木通 细辛(各二钱) 大枣(八枚,又一枚取三分之一,擘)水三杯,煎八分,温服。寒气盛者,加吴茱萸二钱半,生姜八钱,以水二杯,清酒二杯,煮取一杯半,温分二服。
少阳
黄柏 知母(各一两) 肉桂(一钱)共研末,水泛为丸,桐子大,阴干。每服三钱,淡盐汤下。
理中丸汤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各三两)共研末,蜜丸如鸡子黄大,研碎以沸汤服一丸,日三四服。服后啜热粥,以腹热为度。
妙香散怀山药(二两) 茯苓 茯神 龙骨 远志 人参(各一两) 桔梗(五钱) 木香(三钱) 甘草(一两)麝香(一钱) 朱砂(二钱)共为末。每服三钱,莲子汤调下。
大黄甘草汤(《金匮》) 治食已即吐。
徐忠可曰∶俗谓陈皮能减参力,此不唯陈皮,且加枳实之多,补泻并行,何其妙也。
疝气方
少阴
《令媛翼》洗方 治丈夫阴肿如斗,核中痛。
二方俱见《喘证》。
化痰丸(王节斋) 治津液为火熏蒸,凝浊郁结成痰,根深蒂固,以此缓治之。
通脉四逆加人尿猪胆汤干姜(六钱) 甘草(四钱) 附子(二钱,生用)水三钟,煎八分,加猪胆汁一汤勺、人尿半汤勺,温服。
人参(三两,用附子一两煮汁支出,去附子) 黄 (一两五钱,用川芎一两酒煮汁支出,去川芎) 山药(一两,用干姜二钱煮汁支出,去干姜) 白术(三两,用陈皮五钱煮汁支出,去陈皮)茯苓(二两,用肉桂六钱酒煮汁支出,晒干勿见火,去桂) 甘草(一两五钱,用乌药一两煮汁支出,去乌药)上六味,除茯苓,文武火缓缓焙干,勿炒伤药性,杵为散。每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红枣一枚,同煎数沸,入盐一捻,和滓调服。服后,饮热酒一杯,以助药力。
十枣汤(《金匮》) 治悬饮内痛。亦治支饮。
白头翁汤白头翁(一钱) 黄连 黄柏 秦皮(各一钱五分)水二杯,煎八分,温服。余详于《时方妙用・附录伤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