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肾丸 别名通关丸。治小便点滴不通,及治冲脉上逆、喘呃等证。
又照前第二方加茯苓四两,附子(炮)一两,共前八味,重十两。丸服如前。虽三十年之久,大如栲栳,皆可消逝,神效。
藿香正气散 治外受四时不正之气,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霍乱吐泻,或作疟疾。
丹矾丸(《医通》) 治五痫。
又照火线加荜拨一两,槟榔五钱,共五两。按照前丸吃法。
以上二方,俱见《伤寒》。
保生无忧散 妇人临产,先服三两剂,天然易生。或遇横生倒产,连日不生,服二三剂,神效。
通脉四逆汤干姜(六钱) 炙草(四钱) 附子(二钱,生用)水二杯,煎八分,温服。
生铁落饮 治傲慢不避亲疏。
或用各三钱,水三钟,煎八分,温服。服后啜热粥。若脐上筑者,去术,加桂;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二钱;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渴欲饮水者,加术;腹痛者,加人参;寒者,加干姜;腹满者,去术,加附子;服汤后如食顷,啜热粥,微自温,勿揭衣被。
大承气汤方见《阳明》。
理中丸汤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各三两)共研末,蜜丸如鸡子黄大,研碎以沸汤服一丸,日三四服。服后啜热粥,以腹热为度。
五倍子(青盐煮干,焙) 茯苓(各二两)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盐汤下,日两服。
木防己(三钱) 石膏(六钱) 桂枝(二钱) 人参(四钱)水二杯,煎八分,温服。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去根) 甘草(各三钱) 附子(一钱五分)煎法同上。
小儿无专方,以上诸方,折为小剂用之。今儿科开口即曰食、曰惊、曰风、曰疳 ,所用之药 ,大略以钩藤、秦艽、防风、羌活、独活、天麻、前胡、全蝎、僵蚕为祛风之品;朱砂、牛黄、胆星、石菖蒲、天竺黄、代赭石、青黛、赤芍,金银煎汤,为定惊之品;以山查、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枳壳、浓朴、槟榔、草果为消食之品;以芜荑、榧子、使君子、螟蛉土、五谷虫为治疳之品。如杏仁、葶苈、酒芩、桑白皮、半夏曲、苏陈皮、贝母、天花粉之类,谓为通用调气化痰之善药。父传子,师传徒,其专方皆杀人之具也。钱仲阳以金石之药为倡,犹有一二方近道处,至《铁镜》采薇汤则乱道甚矣。克日儿科,只用以上所列诸药,肆意写来,不法无已,实堪悔恨!
甘遂半夏汤(《金匮》) 治饮邪流连不去,心下坚满。
香附(童便浸炒,五钱) 橘红(一两) 栝蒌仁(一两) 黄芩(酒炒) 天门冬 海蛤粉(各一两)青黛(三钱) 芒硝(三钱,另研) 桔梗(五钱) 连翘(五钱)共研为末,炼蜜入生姜汁少量,为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噙化。或为小丸,姜汤送下二钱。
五倍子丸 治遗精固脱之方。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方
二陈汤半夏(二钱) 陈皮(一钱) 茯苓(三钱) 炙草(八分)加生姜三片,水二杯,煎八分服。加减法详“三字经“注。
少阴
浓朴大黄汤(《金匮》) 治支饮胸满。(支饮原不中正,饮盛则偏者不偏,故直驱之从大便出)浓朴(二钱) 大黄(二钱) 枳实(一钱五分)水二杯,煎七分,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