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 人参 白术(各二钱五分) 枳实(二钱) 橘皮(一钱二分五厘 生姜二钱)水二杯,煎七分服,一日三服。
妇人科方
伤寒方
癫狂痫方
若未愈,再服第三料。
半夏(四钱) 生姜(八钱)水二杯,煎八分,温服。
正元丹(《秘旨》)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吐利厥冷。偶然阴火上冲,则头面赤热,眩晕恶心。浊气逆满,则胸胁刺痛,脐肚胀急。
伤寒方
又照火线加荜拨一两,槟榔五钱,共五两。按照前丸吃法。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 生姜(二钱) 大枣(四枚) 芍药(六钱) 炙草(二钱)水三杯,煎一杯服。
伤寒方
附方∶《外台》茯苓饮 治积饮既去,而虚气塞满此中,不能进食。此证最多,此方最妙。
少阳
归脾汤方见《虚痨》。
或用各三钱,水三钟,煎八分,温服。服后啜热粥。若脐上筑者,去术,加桂;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二钱;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渴欲饮水者,加术;腹痛者,加人参;寒者,加干姜;腹满者,去术,加附子;服汤后如食顷,啜热粥,微自温,勿揭衣被。
龙胆草(三分) 黄芩 栀子 泽泻(各一钱) 木通 车前子(各五分) 当归 甘草 生地(各三分) 柴胡(一钱)水一杯半,煎八分服。
清闲散(景岳) 治妇人思郁过分,致悲伤脾冲任之源,血气日枯,渐至经脉不调者。
小儿科方
四物汤 统治妇人百病。
五苓散(仲景) 本方治太阳证身热、口渴、小便少。今变其分两,借用治疝。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仲景) 凡呕家夹热,倒霉于香砂橘半者,服此如神。
方见《中风》。
人参(三两,用附子一两煮汁支出,去附子) 黄 (一两五钱,用川芎一两酒煮汁支出,去川芎) 山药(一两,用干姜二钱煮汁支出,去干姜) 白术(三两,用陈皮五钱煮汁支出,去陈皮)茯苓(二两,用肉桂六钱酒煮汁支出,晒干勿见火,去桂) 甘草(一两五钱,用乌药一两煮汁支出,去乌药)上六味,除茯苓,文武火缓缓焙干,勿炒伤药性,杵为散。每三钱,水一盏,姜三片,红枣一枚,同煎数沸,入盐一捻,和滓调服。服后,饮热酒一杯,以助药力。
方见《腹痛》。
三层茴香丸 治统统疝气如神。
通脉四逆汤干姜(六钱) 炙草(四钱) 附子(二钱,生用)水二杯,煎八分,温服。
崇高辟瘟丹 崇高辟瘟丹,留传活着间。正元焚一炷,四时保安然。(此歌出聂久吾《汇函》)羌活 独活 白芷 香附 大黄 甘松 山柰 赤箭 雄黄(各平分) 苍术(倍用)上为末,面糊为丸弹子大,黄丹为衣,晒干。正月月朔侵晨 ,焚一炷辟瘟。
泽泻(五钱) 白术(二钱)水二杯,煎七分,温服。
木防己汤(《金匮》) 人膈中清虚如太空,然支饮之气乘之,则满喘而痞坚,面色黎黑,脉亦沉紧。得之数旬日,医者吐之下之俱不愈,宜以此汤开三焦之结,通高低之气。
肾气丸六味汤炙甘草汤三方俱见《虚痨》。
藿香 白芷 大腹皮 紫苏 茯苓(各三两) 陈皮 白术 浓朴 半夏曲 桔梗(各二两)甘草(一两)每服五钱,加姜、枣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