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 第15章 平叛之路
不幸大唐群众,却得为两任天子的弊端决策埋单。宝应元年(762)十月,帝国第二次光复洛阳。因为借助了回纥的力量并有过和谈,回纥兵进城今后便猖獗打劫,大火竟累旬不灭,残暴程度不亚于“叛匪”。当局军也以河南地区是“贼境”为由,所到之处一起掳掠,时候长达三月之久,残虐程度也不亚于“联盟军”。洛阳城的修建物全被破坏,士农工商不管贵贱贤愚都只能以纸为衣。[158]
李泌答:两年。
答:昨晚走了。
这可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不听李泌之计的成果如前表所示,长安和洛阳固然如愿光复,战役却又持续了五年,洛阳也再次沦亡。并且,安史之乱的终究停歇,还要拜兵变个人的内哄所赐:先是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行刺,后是安庆绪被部下史思明斩首,然后是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绞死,最后是史朝义他杀。
回纥大惊:郭令公还在吗?
但,要论军功,倒是李光弼第一。[153]
强将部下无弱兵,李光弼的部下也艺高人胆小。有一天凌晨,史思明的虎将李日越带了五百精兵杀过来,却瞥见李光弼的人落拓地躺在战壕里吹口哨。李日越从没见过如许驱逐战役的,忍不住问:太尉(李光弼)在吗?
唐军答:当然!
李日越又问:你们有多少人?
难讲。
这可真是用兵如神。
回纥惊呼:郭爸爸,郭爸爸,公然是我们的郭爸爸!
天子派来的寺人吓得半死,只好不宣诏。[154]
更没想到的是,史思明的另一员虎将也来投降。
民为国本。洛阳公众的磨难,实在表示着帝国的将来将运气多舛,只不过当局者还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会在弊端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一个文明在腐败中沉湎。
也难怪,郭子仪受命之日,就保举了李光弼。
李光弼说:人之常情罢了。史思明传闻我在城外,必然会派人来。李日越抓不到我,必然不敢归去。别的那员虎将传闻他在我这里遭到接待和重用,当然要跟着投降。[155]
肃宗大惊失容。他抱着李泌的脖子哭道:朕错了,朕考虑不周。如果不是先生,差点不能成为孝子。但,朕之大孝至德,莫过于光复两京,削平四海,解万民于倒悬,迎父皇回长安。那么,依先生之见,逆贼何日可平?
答:一千。
现在看来,玄宗朝可谓番将如云:安禄山是粟特,高仙芝是高丽,哥舒翰是突厥,李光弼则是契丹。这个契丹酋长的后代几近天生就是将星,不但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并且法律如山。有一次,某侍御史违背军令被捕,汲引此人的圣旨却到了。李光弼说:明天本来杀侍御史。如果宣诏,那我就杀御史中丞。如果他拜相,我就杀宰相。
不过,两年后,他们又来了。
肃宗问:为甚么?
这一次是跟回纥一起来的,郭子仪决定分化崩溃。他在回纥军前布下阵营,然后一身戎装出出进进。
由此可见,郭子仪已被视为大唐的保护神。难怪唐肃宗如许对他说:家国固然是朕的,却端赖您的再造。[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