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易中天中华史:女皇武则天 > 第6章 注释
[45]此事两《唐书》之李勣传均有略述,但以《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贞观二十三年蒲月条记录最详,故从《资治通鉴》。
第五章
[28]见两《唐书》之李忠传,《唐大诏令集·黜梁王忠庶人诏》。
[15]见《旧唐书·李义府传》,同时参看《新唐书·李义府传》。
[40]请参看两《唐书》刘祎之传。
[30]以上见《旧唐书·狄仁杰传》,《新唐书·张柬之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七久视元年玄月条。
[18]见《旧唐书·王求礼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七长安元年三月条。
[38]李治得病的时候前后是显庆五年(660),龙朔二年(662),咸亨四年(673)。
[32]徐敬业兵变日期据《新唐书·则天皇后纪》。
[18]见《资治通鉴》卷二百六圣历元年八月条。
[15]见《旧唐书·韦思谦传》及所附韦承庆传。
[5]以上见《旧唐书·武承嗣传》所附薛怀义传,《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垂拱元年十一月条。
[47]事见两《唐书》之韩瑗传、来济传,《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九永徽六年玄月条。但《旧唐书》只记来济反对封武昭仪为妃,不载反对峙其为后。今从《新唐书》和《资治通鉴》。
[39]事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五长命元年蒲月条,这项禁令在八年后因凤阁舍人崔融的劝谏而被废除。犯禁的张德官职右拾遗,从八品上。告发人名叫杜肃,官职补阙,从七品上,未明摆布。但照理说应当是右补阙,两人同为中书省官员。
[20]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光宅元年仲春己未条。插手集会的飞骑是天子禁卫军,驻防玄武门。
[28]以上见《新唐书·娄师德传》。
[21]见《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七贞观十七年四月条,同时请参看两《唐书》之长孙无忌传。
[46]李绩拜为司空事,见两《唐书》之高宗纪并李勣传。
[25]见两《唐书》之魏元忠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四永昌元年八月条。
[12]见《旧唐书·礼节志二》。
[8]以上所述李弘故事均见两《唐书》之李弘传。
[20]据雷家骥《武则天传》。
[34]见《新唐书·来俊臣传》所附周兴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天授二年一月条、仲春条。
[8]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七久视元年玄月条。
[41]裴炎要表示宰相风采的说法来自司马光,原文为“炎欲示闲暇,不汲汲议讨伐”。
[9]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光宅元年玄月条。
[16]见《新唐书·濮王泰传》。
[7]以上见两《唐书》之吉顼传,《资治通鉴》卷二百六久视元年正月条。
第四章
[46]仿佛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去看裴炎,郭沫若更是认定裴炎本身想篡夺皇位,乃至控告裴炎不但与徐敬业勾搭同谋,并且李贤之死也是他的主使。这类说法不但毫无按照,并且逻辑不通。汗青如果也能够如许研讨,那就没有学术可言。请参看胡戟《武则天本传》及所引郭沫若文。
[16]当时裴炎的职位是黄门侍郎,实在就是门下侍郎。
[33]三人之死在大足元年(701)玄月,死因不明,诸野史其说不一,详请参看雷家骥《武则天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