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夏国,或是昭陵,这会子朝堂之上,怕是文武百官早唾沫横飞声讨祸首祸首了。
竟连亲手养大的孩子尸身都能挖出来作证了。
贰心底俄然涌起不好的预感。
何止群臣心机百转千回,就是高台之上的晟景峘闻言也千回百转。
他兵变的名头,是清君侧。
他还是一手背后一手撑膝,端坐龙椅之上,却差点绷不住脸上的假笑。
他说话的时候,尽力禁止着没看晟明渊。
小天子脸一阵青一阵白,他这是连文武百官都不如了……
跗骨虫细如丝线,一寸来长,不吃血肉,却啃噬骨头,便是一只也能把人活活痛死,遑论成千上万。
大殿中多数官员,并高台上晟明渊一旁的小天子,莫不是听得云里雾里。
“陛下该问问各位大臣的定见才是。”
而启事嘛,是天子的又一名皇叔,镇守西南边疆的安王率兵兵变。
唉,他们才十七岁的小天子,又不自量力和他的皇叔杠上了。
他是揣着晟明渊他斗不过,并不料味着别人能骑到他头上去的谨慎思,还想着使唤晟明渊一次,又能平叛,一举两得。
夏国祁水以水中众多成灾的跗骨虫闻名天下。
谁敢质疑?谁能质疑!
此时,小天子的表情如同大殿的氛围般奥妙。
他胜利潜入敌军要地,深夜斩杀了当时夏国领兵的七王子夏仪,放火烧营,趁敌军发急大乱,不顾身上伤势,大开城门,率兵进击敌军。
晟明渊闭眼斜倚在霸气内敛的墨黑龙椅上,悠悠开口:“本王还是要名声的。”
“现在天下人皆觉得祈水城一役,领兵作战的是左将军,却不知当时左将军突发心疾,已故去多时。
当年攻打夏国之时,朝中出了特工,大晟不付吹灰之力拿下夏国东部隘口祈水城,哪想没多久便被敌军八十万雄师围城。
大晟的朝堂,当官的可不晓民情,不谙机谋,无才无德,草包个完整,却需服膺一点——
应当说,这祖孙俩是不肯看清情势,不甘心呐。
心急之下,他竟扯了个把文武百官当傻子的由头:
可哪想晟明渊这都能找个由头给他驳了。
“寻将军到底经历不敷,仓促汲引为大将军,如何服众?”
走投无路,当时领兵的左连给麾下将士下达号令后,单身跳入贯穿城内与敌军大营的地点——祁水中。
“卫国公,据探子来报,安王多年招兵买马,麾下养了近百万雄师,率军平叛少说也需划一之数,掌兵百万,必是一品大将军之衔。
把握他们生杀大权的不是天子,而是摄政王晟明渊!
这天下怕也就小天子晟景峘和他祖母太皇太后姜氏总也看不清情势,每日里蹦跶得欢实。
内心扭曲得不可,可往下方一瞥,瞄到他刚争夺过来那几位,晟景峘不觉笑得暖和起来,眼里的阴霾都散了几分:“既然摄政王要避嫌,众位爱卿感觉该谁率兵去平叛的好?”
不怪小天子疑神疑鬼,多年来他与晟明渊相斗,早炼出直觉来了。
当然了,小天子心底如何惶恐,下方的君烈别说不晓得,就是晓得了,他一个摄政王阵营的,还能顾及小天子不成?
声讨?瞅瞅那把与金纹龙椅并列的墨黑龙椅,哪个有胆量!
祈水城一役至此天下闻名,战死的左连将军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深受万民钦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