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个爷们儿!”
“嗯,谁说不是呢!”
城头风动,送来一阵凉意,少年卓飞扶剑昂然立于鼓上,白面素颜,仰首望天,衣袂飘飘,直翩然若仙,那真是说不完的风骚,道不尽的萧洒也……
“好!”
不过嘛,他们更体贴肠倒是卓飞这番话中随口带过的那句---凡对时政有贰言者,皆可向使司衙门求诉。
卓飞抛出的这个炸弹,能力是庞大的,反应是大受欢迎的,他的能力在于给那些读了书却没能退隐的文人斥地了一条门路,固然现在这条门路还真的很小很窄,只能勉强算是一种尝试,但若能将其耐久下去,谁又晓得它会不会变成一条通天的大道呢?
摘自《从太祖的胜利之路来鉴戒人生的经历》
说实话,有没有俸禄拿这些人倒是完整不在乎,谏言有没有被使司衙门采取也不是很首要,关头是若能进入此中参议的话,那起首便证了然本身是一个在野的贤能之士,到时身份超然,名誉直上那是必定的。就算将来不能借此为梯来谋得一官半职,但最起码能在宦海上混个脸熟儿,也能在本地文坛获得一份殊荣啊!
其三便是侯爷登门忍辱赔罪,半城百姓一拜请出,固然太祖此举有得理不饶人之嫌,但无可否定,此事也是太祖贤名深切民气的开端;
现在统统都在按着卓飞构思的方向生长,这是个好征象,因而,卓飞也不等陈姓文人把废话说完,便接口大声说道:“陈兄问的甚好!不错,这恰是使司衙门新政的另一构思。正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施政则不免无益有弊,合该集思广益,去其弊以得其利也!是以,使司衙门成心集本路隐于官方的俊彦贤达之士,合为百人清议司,以清施政之弊。嗯,再说细一些,此司虽由使司衙门筹建,却不属使司衙门统辖,入司之人皆取安闲野贤能,入司以后无半分特权,亦无半分俸禄可领,且此清议司只要向使司衙门行谏之权,却无定夺施政之权。如此分辩,陈兄能明否?”
“豪杰子!”
向卓飞发问的陈姓文人现在也是冲动地是热泪盈眶,他先勉强平复了表情以后,又孔殷地问道:“敢问卓公子,却不知使司衙门要如何提拔贤能,这名额又将如何来分派呢?”
后代有记,曰:是日,梅城大家交口相传城门之事,更有酒楼茶肆里的平话先生,将此事编成了名为《卓公子城头论法四驳侯爷》的无聊段子,固然此类段子中多有平话人加油添醋的艺术加工,但也因于此,太祖的威名得以传播到广南东路全境,乃至福建路、广南西路等路府亦晓矣!
马大侯爷大手一挥,说道:“抬回府去给他们治伤。”
卓飞目送着三名标兵被送走,心头大石落地,但是演出还没有完,以是还得持续。
三名标兵闻言纷繁跪倒,不住地叩首感激侯爷的不杀之恩,哪儿还敢有半句牢骚。呵呵,再说这三个家伙颠末卓飞大义凛然的教诲以后,他们也终究深切复苏地熟谙到了本身所犯下的弊端到底有多么的严峻,心中深感悔怨,连胳膊都舍得砍了,那挨上四十五杖又算得了甚么事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