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倒真不知这事,当年得救后,那郎中母子倒是来向她伸谢过,金山银山被迫扔出去,不过换个浮名,她内心正痛得滴血,不过随口对付她母子二人几句,就将人打发了。
陈郎中手托着一个班驳的木匣子,上前道:“仇人的来意,我现在已然晓得。我想这个方儿,世子夫人倒是能够用的。仇人不是外人,我也就实说了罢。这个方儿并非古方儿,乃是我祖上曾为一个贵夫人特地配的,是以中牵涉到内院阴私,我家厥后深受其害,几乎家破人亡。到底是祖上的心血,用不得毁不得,便丢在一边,没想到烽火中,倒只要这个方儿得以保存下来。那年也是不忍她一尸三命,才假借母亲之名,依方剂配了丸药出来。只是我医术不高,深恐担搁了世子夫人,这才让母亲推托了。只是,帮不到仇人,到底心中不安,故想着不如将方剂送于仇人。仇人可寻高超圣手考虑可否用得。”
于氏更加放下心来,忙让人扶起,又道明来意。
于氏连连伸谢,直送出大门去。段氏回到家里,一面遣了那婆子去于氏处,一面又遗亲信婆子往女儿处送信:统统都安妥。
也只能照陈郎中的体例行~事了。
看来陈老太太公然不懂医,于氏顿时绝望了。她本来满怀但愿而来,不想竟化为泡影,不由神采灰败,半天不语。
“这是她家的事情,外人如何得知。”段氏淡笑道,“不过,说他母亲医术高超却也不精确,说她善于妇料,却也是夸大了,因为她从不出诊,不过是于妇人出产上比平常医师短长些。仿佛是手中握了个家传的方剂。我晓得这事,还是听底下婆子说的。道那年有一妇人怀了双胎,尚不到产期,腹部大的吓人,母体孱羸不堪,若不尽早拿下胎儿,恐一尸三命,妇人娘家要保下女儿,她婆家却舍不得两个孩子,亲家几乎变成仇家,还是她婆家找了这郎中的母亲,给开了几丸催生丹,几天后,便顺利产下两个儿子,那郎中的母亲后继又开了几丸药,传闻现在那两小儿都好好地长成半个小子了,那妇人身子也未受损,厥后还生了个女儿呢。”
于氏放了心,便亲身去请那郎中之母陈老太太。
又细问一番,得知乃是世代为医的陈姓的郎中统统,更加放心笑道:“是了,统统都对得上,这个方剂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