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的面前仿佛起了雾气,不知何时,眼眶垂垂有了湿意,她恍然不觉。
“我日日穿绯衣,也是因为你喜好这类素净的色彩。”
之前京郊风谨的墓碑下并无骸骨,不过一个衣冠冢,月华另有些疑虑。此时她再无思疑,骨灰定然在此。
她谨慎翼翼取出袖袍里的一包物事,选了个日光充沛的好处所,挖坑深埋。
“我是无情无欲的月老殿殿主,月华上仙。”
不必多言,月华顿时了然。瓷坛里恰是风谨的骨灰。但是她还未问及骨灰留在此处的启事,逾明的话又惊了她一跳。
回到月老殿,逾明便被天帝传召,风月笔也撒着欢儿出门密查八卦,月华带着几分恍忽单独立于姻缘树下。
“殉情”二字如同一个惊雷,刹时将神思恍忽的月华劈对劲识腐败。她长长的睫毛如蝶翼振翅,浅笑唇轻启,反复一遍:“殉情?”
她试着摆布扭动两个牌位,牌位收回沉闷的“咔嚓”声。当两个牌位笔迹相对如同二人拜堂时,供桌后的石墙上构造震惊,缓缓暴露一个洞口来。洞口不大,洞内唯有一个白玉瓷坛。
“无情无欲,还是情根尽碎?”逾明瞳孔一缩,深潭眸子愈发通俗,摇扇的手绷得死紧,他将扇子一合,一把抓住她的手,“我带你去个处所。”
逾明不答。
京郊最最热烈的处所,不是月老庙,也并非护国寺,而是与月老庙比邻的将军祠。
她浅笑的侧脸沐浴在日光下,恍忽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美则美矣,好似缺失些甚么。如同镜花水月,斑斓的幻象,触之虚无。她的浅笑唇,不时勾起,却没有温度,于春日的艳阳里泛着微微的冷意。
“我晓得你不耐烦日日听和尚念佛,便接管百姓的美意,允准他们为我制作生祠。我选址于月老庙四周,启事有三。其一,风景清幽,无拘无束。其二,风水极佳,聚气养神。其三,月老见怜,来生续缘。再者,祠堂内有香火供奉,既可化解怨气,也可助你早日得道。”
“祠堂表里的扶桑花,为我亲手所植。因为你喜好扶桑花。”
石碑上书:大将军萧逾明,拥立贤德新皇,平叛有功,还天下一个承平,百姓自发为其立生祠,加以奉祀。将军不肯百姓破钞,统统从简……
“瓷坛里,恰是你我二人的骨灰。”逾明的声音仿佛很近,又仿佛很远。漂渺得好似银河的雾气,不成捉摸。
后殿木门落了锁,并不对游人开放。二人穿墙而入,殿内供桌上有两个并排的木制牌位,牌位上恰是“萧逾明”与“风谨”。
“哪家的祠堂,虽大得很,却比我们月老庙还粗陋几分?不过,扶桑花倒是很美。呃……”风月笔快言快语,转头瞧见一旁立着的石碑,顿时哑了声。
“也是你的。”逾明牵起她的手,绕过正殿的泥塑人像,直奔后殿。
逾明松开她的手,表示她去拿二人的牌位。她游移着伸手,一时竟拿不动,两个牌位好似生了根普通钉在供桌上。
二人的骨灰?装在同一个瓷坛里?
将军祠四周绿树成荫,是个清幽地点。没有富丽的装潢,没有雕花大门,大门匾额为最最浅显的楷书石匾,上书“将军萧公祠”。祠堂分三进,遍植扶桑花,乍一眼,倒似个花圃子。
月华收了姻缘簿,风月笔还是悬在腰间。她抬手摸摸发间木簪,略正了正,偏头看向逾明,“你倾慕的风谨,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