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曾国藩 > 八 左宗棠荐贤

我的书架

承平军撤离长沙,阖城官绅大大地舒了一口气,贫苦百姓却深感可惜。他们巴不得雄师进城来,多杀掉几个赃官劣绅,为贫民出气申冤。传闻药王庙里出了明朝的传国玉玺,长沙城内和四乡的百姓,都以为此后的江山是承平军的,对将来的日子有了希冀。很多家中无牵挂的年青人跟着承平军走了。他们要跟着洪杨去打天下,建新朝。

罗泽南是个着名的理学家,但他并不空谈性理,而重视经世致用,他的弟子中能人很多。从客岁以来,他在湘乡主理团练,调集了一千多人。因为练勇有功,已被保举候补训导。不过,罗泽南固然办团练有经历,但毕竟位卑人微,长沙不是湘乡,他难以在此站住脚。本身出面吗?也觉资望尚浅,恐别人不平。这个大任,由谁来担当呢?他想起江忠源,但长沙城防离不开他。郭嵩焘呢?他是个典范的墨客,不堪烦剧。欧阳兆熊呢?此人太不讲法规,不能充当魁首人物。想来想去,无一人合适。左宗棠在房间里踱来踱去,俄然把脑门一拍,大喜道:"我如何一时忘了此人!"他仓猝走到签押房,以少有的镇静情感对张亮基说:"中丞,这主理省团练的人有了。"  "谁?"张亮基欢畅地问。

《清史稿·罗泽南传》:"罗泽南,字仲岳,湖南湘村夫。诸生,讲学乡里,从游甚众。咸丰元年,举孝廉刚正。二年,粤匪犯长沙,泽南在籍倡办团练。"又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关于罗泽南有如许的论述:家酷贫,夜里读书无油注灯,则就着月光读。十九岁丧母,次年祖父及兄嫂接踵死去。二十九岁时,宗子、次子、三子接连短命,妻以哭儿丧明,而"泽南益自刻厉,不忧门庭多故,而忧所学不能拔俗而入圣;不忧无术以资生,而忧无术以济天下"。"咸丰二年,洪秀全围长沙,县令诏泽南练乡勇,巡抚张亮基檄赴长沙,而同亲曾国藩以侍郎在籍,奉诏督治团练,亦在长沙,因与泽南讲究束伍技击之法,晨夕练习。湘勇自此始"。

张亮基以巡抚名义大摆宴席,犒劳这两个多月来为守长沙城着力的全部官绅,并特地请黄冕、孙观臣、贺瑗和欧阳兆熊坐在第一席上,并包管当即申报朝廷,了偿他们借的十二万两银子。又封那座立了功的炮王为"红袍大将军"。又循鲍起豹之请,为城隍菩萨重新泥像,封它为"定湘王"。又要左宗棠从速草拟奏章,题目就叫做"长沙大捷贼匪败窜北逃折",向朝廷邀功请赏。

"中丞看,正在湘乡客籍守制的曾涤生侍郎如何?""涤生侍郎的甚么人亡故了?""他的母亲在六月间就已归天。他由江西主考任上折转回籍奔丧,回家已有两个来月了。""这段日子给长毛冲得六神无主,也不晓得涤生兄回籍来了,真正对不住。如果由他来主理,那当然是太好不过的事。"略停一下,张亮基说,"不过,传闻曾涤生为人夙来拘束,最讲名教,他正在服丧期间,能出山办事吗?""这点我也虑及了。墨绖从戎,古有明训。涤生重名教,但更重功名奇迹。只要大人作书恳请,一面上报朝廷,请皇高低诏,我看他会出山的。""好,我这就修书,请你拟个折子。"

推荐阅读: 屠狗     龙域战神     西游之开局送唐僧上西天     开局无敌学霸     表来鸟我     至尊帝妃:狂夫难驯     奋斗在饥荒年代     仙田小神农     昭歌     医妃难得:王爷乖乖让我宠     帝王独爱,医后古颜月     重生之刺刀法师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