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疵知其言之不听,请使于齐,知伯遣之。韩、魏之君果反矣。
晋毕阳之孙豫让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
张孟谈因而阴见韩、魏之君,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知伯帅二国之君伐赵,赵将亡矣,亡则二君为之次矣。”二君曰:“我知其然。夫知伯为人也,粗中而少亲,我谋得逞而知,则其祸必至,为之何如?”张孟谈曰:“谋出二君之口,入臣之耳,人莫之知也。”二君即与张孟谈阴约全军,与之期日;夜遣入晋阳张孟谈,以报襄子,襄子再拜之。
耕三年,韩、魏、齐、燕负亲以谋赵,襄子往见张孟谈而告之曰:“昔者知氏之地,赵氏分则多十城,复来现在诸侯孰谋我,为之何如?”张孟谈曰:“君其负剑而御臣以之国,舍臣于庙,授吏大夫,臣试计之。”君曰:“诺。”张孟谈乃行其妻之楚,宗子之韩,次子之魏,少子之齐。四国疑而谋败。
张孟谈既固赵宗,广封疆,发五百,乃称简之涂以告襄子,曰:“昔者前国地君之御有之曰:‘五百之所乃至天下者,约两:主势能制臣,无令臣能制主。故贵为列侯者,不令在相位;自将军以上,不为近大夫。’今臣之名显而身尊,权重而众服,臣愿捐功名,去权势以离众。”襄子恨然曰:“何哉?吾闻辅主者名显,功大者身尊,任国者权重,信忠在己而众服焉。此先圣之以是集国度、安社稷乎!子何为然?”张孟谈对曰:“君之所言,胜利之美也;臣之所谓,持国之道也。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之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君若弗图,则臣力不敷。”怆然有决色。襄子去之。卧三日,令人谓之曰:“晋阳之政,臣下不使者何如?”对曰:“死僯。”
张孟谈因朝知伯而出,遇知过辕门以外。知过入见知伯,曰:“二主殆将有变。”君曰:“何如?”对曰:“臣遇张孟谈于辕门以外,其志矜,其行高。”知伯曰:“不然,吾与二主约谨矣,破赵三分其地,寡人所亲之,必不欺也。子释子,勿出于口。”知过出见二主,入说知伯曰:“二主色动而意变,必背君,不如令杀之。”知伯曰:“兵着晋阳三年矣,旦暮当拔之,而飨其利,乃有贰心?不成,子慎勿复言。”知过曰:“不杀则遂亲之。”知伯曰:“亲之何如?”知过曰:“魏宣子之谋臣曰赵葭,康子之谋臣曰段规,是皆能移其君之计,君其与二君约,破赵则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如是则二主之心可稳定,而君得其所欲矣。”知伯曰:“破赵而三分其地,又封二子者各万家之县一,则吾所得者少,不成。”知过见君之不消也言之不听,出,更其姓为辅氏,遂去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