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欲残中山
遣张登往,果以是辞来。中山因告燕、赵而不往,燕、赵果俱辅中山而使其亡,事遂定。
司马憙辞去,归报中山王曰:“赵王非贤王也,不好品德而好声色;不好仁义而好勇力。臣闻其乃欲请所谓阴姬者。”中山王作色不悦。司马憙曰:“赵强国也,其请之必矣。王如不与,即社稷危矣、与之;即为诸侯笑。”中山王曰:“为将何如?”司马憙曰:“王立为后,以绝赵王之意。世无请后者。虽欲得请之,邻国不与也。”中山王遂立觉得后,赵王亦无请言也。
犀首立五王
司马憙使赵为已求相中山
中老虎飨都士大夫
田婴不听,果召中老虎而许之王。张登因谓赵、魏曰:“齐欲伐河东。何故知之?齐羞与中山之为王甚矣,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欲用其兵也。岂若令大国先与之王以止其遇哉?”赵、魏承诺,果与中山王而亲之。中山果绝齐而从赵、魏。
主父欲伐中山,使李疵观之。李疵曰:“可伐也。君弗攻,恐后天下。”主父曰:“何故?”对曰:“中山之君所倾盖与车而朝穷闾隘巷之士者七十家。”主父曰:“是贤君也,安可伐?”李疵曰:“不然。举士,则民务名不存本;朝贤,则耕者惰而兵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
田婴曰:“何如?”张登曰:“今君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中山必喜而绝赵、魏。赵、魏怒而攻中山,中山急而为君难其王,则中山必恐,为君废王事齐。彼患亡其国,是君废其王而亡其国,贤于为赵、魏驱羊也。”田婴曰:“诺。”张丑曰:“不成。臣闻之,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今五国相与王也,负海不与焉。此是欲皆在为王,而忧在负海。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夺五国而益负海也。致中山而塞四国,四国寒心。必先与之王而故亲之,是君临中山而失四国也。且张登之为人也,善以微计荐中山之君久矣,难信觉得利。”
乐羊为魏将,攻中山。其子时在中山,中老虎烹之,作羹致于乐羊,乐羊食之。古今称之:乐羊食子以自傲,明害父以求法。
昭王既息民缮兵
中山与燕赵为王
中山与燕、赵为王,齐闭关不通中山之使,其言曰:“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欲割平邑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
司马憙三相中山
魏文侯欲残中山。常庄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公何不请公子倾觉得正妻,因封当中山,是中山复立也。”
司马憙三相中山,阴简难之。田简谓司马憙曰:“赵使者来属耳,独不成语阴简之美乎?赵必请之,君举之,即公无内难矣。君弗与赵,公因劝君立之觉得正妻。阴简之德公无所穷矣。”果令赵请,君弗与。司马憙曰:“君弗与赵,赵王必大怒;大怒则君必危矣。但是立觉得妻,固无请人之妻不得而怨人者也。”
阴姬与江姬争为后。司马憙谓阴姬公曰:“事成则有土子民,不成则恐无身。欲成之,何不见臣乎?”阴姬公顿首曰:“诚如君言,事何可豫道者。”司马憙即奏书中山王曰:“臣闻弱赵强中山。”中山悦而见之曰:“愿闻弱赵强中山之说。”司马憙曰:“臣愿之赵,观其地形险阻,群众贫富,君臣贤不肖,商敌为资,未可豫陈也。”中山王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