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翰民又坐下去,将这封秘奏拿到手上。
老寺人轻声道:“皇上,这便是本日荆南郡和打更人的奏折。”
前边长条书案上奏折、文件摞如小山。
老寺人细心看完。
在这里,能和吕梁平级的官员,那是各处都是。
已是快到吃午餐的时候了。
而皇宫,又无疑是上都城内最为巍峨壮观,又最是防备森严的处所。
只这时,眼神却又瞥见左手边的一封黑皮奏折。
“臣荆南郡吴钩使遥禀圣上。”
正所谓侍郎多如狗,小官满地走。
梁翰民看完,嘴里平平吐出两字,紧接着才嘴里嘀咕,“宗师?”
随即又站起家,对老寺人道:“将打更人和荆南郡的奏折都挑出来,朕等会儿看。”
……
莫说是后宫的娘娘们,哪怕是皇后娘娘,伴随天子的时候也远远没有这老寺人的多。
这座都城已经历经六个朝代,理所当然成为大渝朝最为繁华昌隆之地,也是经济、政治中间。
“好诗。”
“仲春初八,荣王世子、郡主出潭州,往宁远县清元寺踏青。宁远县令吕梁之弟吕方上前轻浮郡主,荣王世子欲将其处以浸猪笼之刑,行刑之际,有宗师踏水而行,救走吕方。过后,世子前去宁远县衙欲带走吕梁,吕方去而复返,当众作诗,被郡主免除极刑,吊衙门口一日以示惩戒。诗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老寺人只讪讪一笑,“荣王郡主素有惜才之心……”
吕方道:“还能是甚么人,查案的呗!”
老寺人躬身承诺。
每日里有大部分时候都是坐在这御书房内,乃至连御膳都是直接让人送到御书房来。这会儿就是,炊事摆在中间。
不过上边,又带了刘茂从老萧那问出来的秘闻。
便是那当朝最是清流,又以“能谏”、“尸谏”为荣的御史们,也不肯意开罪这老寺人。
并且后边另有关于吕方在宁远县的行动批评。
“嗯……”
吕梁长叹短叹的,“最迟明日,府衙应当就会派人过来了,只不晓得,是何人带队。”
梁翰民蹙起眉头,嘴里不满地嘀咕了句。
此时,皇宫御书房内。
再回到府衙。
“仲春初八,荣王世子、郡主离潭州……”
且不说梁翰民取这江山的手腕是否经得起考虑,但他实在是个勤政的天子。
梁翰民看向墙上悬着的一柄佩剑,不再言语,眼神通俗。
他用饭时,看着慢吞吞,好似还在想着事情,但真正速率却又是不慢。
看着在梁翰民这当明天子面前如同影子般不显眼,但即便是能有资格插手朝会的那些当朝大员,也都得给这老寺人面子。
梁翰民手持御笔,时不时在奏折上画圈或是题字。
但是扫过一眼,便放到中间。
梁翰民悄悄应了声,大抵也是乏了,伸了个懒腰,又捶了捶本身肩膀,“那就先用膳吧!”
敢在他批阅奏折时出声打搅的,也只要这时候陪在身边的老寺人。
吕梁眸子微微眯起,沉吟不语。
“圣裁,圣裁,甚么事情都要朕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