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不知如何答复,又念着韦欢未曾用饭,灵机一动,却向守礼笑道:“娘子要写一篇赋进给陛下,大郎是不是也学过做赋?徒弟们是如何教大郎的,不如也和娘子说说,看有无可用之处。”
他快速歪了头,两手垂在身前,渐渐跪下去,讷讷道:“大郎错了,不该犯了姑姑的讳…”
2.唐朝避讳很严格,日本的使者到了大唐境内都要探听本地县令的名讳和家讳以免触霉头,由此获得了唐人的好评。则□□还是高宗朝有人父亲名“忠”,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则抽泣不受,另有人父亲名字有“高”,因而每次天子犒赏糕点都不吃,官署发福利点心都不要。李贺则因父亲名“晋肃”而不得考进士,韩愈为他写文辩白还遭到时人非议。
注释:
韦欢抿嘴道:“那就今后年年进贺,总不显得怪了罢——不然,你替我造个吉祥出来。”
七七见她情感昂扬,竟是几年未有的风景,不觉也跟着笑了一笑,顺着道:“是肃政台的一名中丞,似是姓李,中丞是…正五品下?”
韦欢蓦地自榻上坐起,七七本坐在一旁,也半眯了眼打打盹,这下顿时惊醒,悄悄靠过来,在她额头一探,扬眉唤:“四娘?”
七七想了又想,方道:“风调雨顺,该当有好收成,可客岁也没甚么灾异,前年也没甚么灾异,四娘独独本年进贺,是不是…有些怪?”
七七也怔住:“不然…就贺洛水出赤忱石?可传闻有大臣当廷驳斥,说‘独此石赤忱,它石皆反乎’,成果陛下就命将这石头扔回洛水了。”
七七心头一跳,赶快去看韦欢,院中高低都晓得,本殿除了要避庐陵王的“睿”字、王妃的“欢”字、大郎的“守礼”双字外,特别还要避公主的“承平”双字,若不谨慎犯了“睿”“欢”“守礼”三处都还罢,“承平”二字倒是严格忌讳的,偶然遇见王妃表情不好,连“太”“平”两个单字都不准说——可韦欢本身亲笔写的赋,却开篇就提了“承平”。
韦欢想了一想便知:“是客岁在宫门杖毙人的那位,陇西李氏——怨不得胆量这么大。”见七七一脸懵懂,摇了点头,道:“也没甚么好贺的,不然就贺本年的年景罢——你替我想想,本年没闻声甚么灾异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