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筝歌(清穿皇太极) > 第90章 【萨尔浒役定乾坤】

我的书架

我不敢说出“大败”二字,但是我必须让李如柏明白此战的凶恶,而不是一味轻敌,冒死陷阵。

万历四十七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雄师攻叶赫部。掠得村寨二十余个,后开原明军前去援助,金兵才退回了赫图阿拉。杨镐派使者去赫图阿拉商讨罢兵,与金止战,然□□哈赤回书回绝。

“此番出征,皇上集结了四海精兵,另有战无不堪杜太师——杜松,另有攻无不克的刘大刀——刘铤坐镇,就算没有十全的胜算,也该有七成吧?”

这是我独一能给他的忠告了,李如柏活到这个年纪,应是看遍了存亡一念,前有李如松战死蒙古,后有李如樟卒于宁夏……命没了,就真的甚么都没了。他对六夫人的规语坚信不疑,但愿我的忠告,他也能记在心上吧!

这界藩城的界藩二字,乃是女实话的谐音,意为两河交汇之地,实界藩城往西不远便是浑河与苏子河的交汇处。城北临浑河东岸的吉林崖,城南为苏子河对岸的萨尔浒山。这鹄立在铁背山上的界藩城,树木稠密、怪石嶙峋、三面对水、一面连山,地理位置极其险要,更是赫图阿拉都城的咽喉之地。过了界藩城,便是一马平地、无险可守,直抵赫图阿拉了。因而杜松当即命令,并分兵为二,以主力驻守萨尔浒四周,自率万人打击吉林崖,势要大破金兵,拿下界藩城。

然杨镐坐镇沈阳,把握着矫捷兵力施援,却未对三路明军溃败做出任何应对之策,仅在三月五日,忙传令给行动迟缓的李如柏所率南路明军回师。

三月月朔,杜松不听总兵赵梦麟劝等众将劝谏休整,强命渡河,意在兵贵神速。但是渡河期间,因为军队的兵甲攻城东西等太重,难以跟上先头军队的法度,杜松遂只好率先头军队先行轻装渡河。然金兵亦是有备而来,□□哈赤趁明军渡河期间,损毁浑河上游堤坝,一时候河水陡涨,明军被水淹死者甚多,致兵伤马毙,锐气大挫。过浑河后,杜松以全军之力,集合攻打吉林崖。然中午,代善所带领的先头人马已到达了界藩城南。

杜松军见萨尔浒大营已破,军心大动。两军在吉林崖奋战至深夜,因明军器器燃光,让金兵得以从暗击明,势如破竹,杜松被被大金贝勒赖幕布射杀身亡,参将柴国栋、游击王浩、张大纪、游击杨钦、汪海龙和管抚顺游击事备御杨汝达也战死。

三月三日,为全歼刘军,努/尔哈赤想出一招诱敌深切之计,以少数俘虏兵士假扮明军,并持杜松军令箭和大明灯号。诱其速进,实则早已安插埋伏,打算在赫图阿拉城南阿布达里岗将刘军一网打尽。刘铤信觉得真,命令轻装急行,终究遭到伏击后,兵败身故。

兜兜转转,这个辽东经略的位置,又回到了熊廷弼的手上。

我神情寂然地点点头,“我天然但愿李总兵能班师而归。只是万一,两边苦战,势不能敌,当是识时务者为豪杰。”

万历四十六年事末。时蚩尤旗长竟天,彗见东方,星陨地动,识者觉得败征。大学士方从哲、兵部尚书黄嘉善、兵科给事中赵兴邦等皆以师久饷匮,催发红旗,催促杨镐出兵。

东路刘铤所率明军,应路途险阻,山路崎岖,行进困难,浑然不知西北两路兵马皆已得胜,仍按旧旨,向北开进。

推荐阅读: 重生之毒女祸妃     无敌神婿     首席大人,求闪婚!     亿万豪宠:上将的专属宝贝     王者荣耀之无敌逆天外挂     凶兽档案     村花难嫁(穿书)     相门嫡女:王的侍寝妃     帝王妃     一品狂妃:邪王,别乱来     全才相师     美女总裁的透视保镖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