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天明,刚好有一只划子来到,说是姑苏去的。解元别了世人,跳上划子。
时序秋冬又春夏,舟车南北复东西。
春媚,掌金饰脂粉。夏清,掌香炉茶灶。秋香,掌四时衣服。冬瑞,掌酒果食品。
难将苦衷和人说,说与彼苍明月知。
管家老姆姆传夫人之命,将四个唤出来。那四个不及换衣,随身装束,秋香还是青衣。老姆姆引出中堂,站立夫人背后。室中蜡炬,光亮如昼。华安早已瞥见了,昔日风韵,宛然在目。还未曾开口,那老姆姆识相,先来问道:“可看中了谁?”华放心中明晓得是秋香,不敢说破,只将手指道:若得穿青这一名小娘子,足遂平生。”夫人回顾秋香,微微而笑。叫华安且出去。华安回典铺中,一喜一惧,喜者机遇甚好,惧者未曾上手,唯恐不成。偶见月明如昼,独步盘桓,吟诗一首:
翠袖三千搂高低,黄金百万水东西。
学士一日偶到华安房中,见壁问之词,知安所题,甚加称奖。但觉得丁壮鳏处,不无感慨,初不料其有所属意也。适典中主管病故,学士令华安暂摄其事。
公子教华安誊写笔墨。笔墨中有字句不当的,华安私加改窜。公子见他改得好,大惊道:“你本来通文理,几时放下书籍的?”华安道:“向来未曾旷学,但为贫所迫耳。”公子大喜,将本身日课教他改削。华安笔不断挥,真有点铁成金手腕。偶然题义疑问,华安就与公子讲授。若公子做不出时,华安就通篇代笔。
先生见公子学问骤进,向仆人嘉奖。学士讨近作看了。点头道:“此非孺子所及,若非誊写,必是请人。”呼公子洁问其由。公子不敢坦白,说道:“曾经华安改审。”学士大惊。唤华安到来出题口试。华安不假思考,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学士见其手腕如玉,但左手有枝指。阅其文,词意兼美,字复精工,更加欢乐,道:“你时艺如此,想古作亦可观也!”乃留内书房掌书记。一应来往书札,授之以意,辄令代笔,烦简曲当,学士从未曾增减一字。宠任日深,犒赏比世人加厚。
次日,夫人向学士说了。另清算一所干净房室,其床帐家伙,无物不备。又百口童仆阿谀他是新主管,担东送西,摆得一室当中,锦片类似。择了谷旦,学士和夫人主婚。华安与秋香中堂双拜,鼓乐引至新房,合晋结婚,男欢女悦,自不必说。
闲来写幅丹青卖,不便人间功课钱。
这八句诗乃吴中一个才子所作。那才子姓唐名寅,字伯虎,聪明盖地,学问包天。书画音乐,无有不通;词赋诗文,一挥便就。为人放浪不羁,有轻世做物之志。生于苏郡,家住吴趋。作秀才时,曾效连珠体,做《花月吟》十余首,句句中有花有月。如“长空影动花迎月,深院人归月伴花”;“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等句,为人奖饰。本府太守曹凤见之,深爱其才。值宗师科考,曹公以才名特荐。那宗师姓方名志,郭县人,最不喜古文辞。闻唐寅恃才豪宕,不修末节,正要坐名黜治。却得曹公一力保救,固然兔祸,却不放他科举。直至临场,曹公再三苦求,附一名于遗才之未。是科遂中体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