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哲学简史 > 第21章 后期墨家(2)

我的书架

《墨经》并没有点惠施的名。究竟上,《墨经》各篇也没有点任何人的名。但是,从对于“同”字的阐发看,惠施的错误也就清楚了。说“万物毕同”,是说它们同类,是“类同”。但是说“六合一体也”,是说它们有部分与全部的干系,是“体同”。由类同为真的命题不能推论出体同的命题也为真,固然都用了“同”字。

“杀盗,杀人也”是反对墨家的另一个首要定见,因为杀人与兼爱有冲突。对这个反对定见,《小取》答复以下:

前期墨家也攻讦了道家。《经下》篇说:“学之益也,说在诽者。”《经说下》篇解释说:“学也,觉得不知学之无益也,故告之也。是使知学之无益也,是教也。以学为无益也,教,悖!”

前期墨家用他们的“辩”,不但辩驳其他各家反对墨家的定见,并且攻讦其他各家。比方,《墨经》中有很多反对名家辩论的定见。我们会记得,惠施有“条约异”之辩。在他的“十事”中他由“万物毕同”的前提,得出“汜爱万物,六合一体也”的结论。在前期墨家看来,这是一个谬论,它是由“同”字的歧义引发的。他们指出“同”有四种。《经上》篇说:“同:重、体、合、类。”《经说上》解释说:“同:二名一实,重同也;不过于兼,体同也;俱处于室,条约也;有以同,类同也。”《经上》和《经说上》还会商了“异”,异与同恰好相反。

对其他各家的攻讦

前期墨家在攻讦道家的时候,揭暴露了一些也在西方哲学中呈现过的逻辑悖论,只要在当代建立了新的逻辑学,这些悖论才获得处理。是以在当代逻辑学中,前期墨家所做的攻讦不再有效了。但是,我们看到前期墨家如此富于逻辑脑筋,实在令人赞叹。他们试图缔造一个熟谙论和逻辑学的纯体系,这是中国当代其他各家所不及的。

这都是对于庄子的攻讦。庄子觉得,在辩论中,甚么也不能够决定。他说,即便有人得胜,胜者一定精确,败者一定弊端。但是在前期墨家看来,庄子说这番话,恰是表白他分歧意于别人,他恰是在和别人辩论。他若辩赢了,这个究竟不就恰好证明他错了?庄子又说:“大辩不言。”还说:“言辩而不及。”(《庄子・齐物论》)以是“言尽悖”。庄子还进一步以为,万物各从本身的道、本身的定见来看,都是精确的,这个不该当攻讦阿谁。但是在前期墨家看来,庄子所说的就是“言”,其本身就是攻讦别人。如果“言尽悖”,庄子的这个“言”莫非就不悖吗?如果统统攻讦都该当遭到怒斥,那么庄子的攻讦就该当第一个遭到怒斥。庄子还侈谈不要有知识的首要性。但是他如许侈谈和会商,本身就是一种知识。若真的没有知识了,那就连他的会商也没有了。

《经下》篇又说:“以言为尽悖,悖。说在其言。”《经说下》篇解释说:“以悖,不成也。之人之言可,是不悖,则是有可也;之人之言不成,以当,必不审。”这解释是说:以言为尽悖,此说不成以建立。如果持此说的人,其言能够建立,则起码此言不悖,还是有些言能够建立;如果其言不成建立,则以此说为当者也就错了。

这是攻讦老子的话:“绝学无忧。”(《老子》第二十章)老子这句话以为学是无益的。照前期墨家所说,学和教是相互关联的,若要绝学,也要绝教。只要有教,则必有学;教如无益,学就不会无益。既然以“学无益”为教,这个教的本身恰好证明学是无益的。

推荐阅读: 次元前行者     再让我娶老婆,我就造反了     掉落悬崖之后     嫁给豪门老男人     网游之绝世来袭     庶女成仙     我和女上司的秘密     占阴手记     爱情是生活的皮     虐缘:女人你好甜     官运2     重生黑金之王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