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 第一章
魏晋之前是汉朝,先是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后是东汉(25—220年),两汉加起来一共有四百二十五年,是春秋战国以后第一个同一的、安定的中心独裁帝国(秦朝也是同一的帝国,但持续时候很短)。两汉时,皇权很强大,国度很强大,思惟很同一,有同一的国度认识形状,那就是儒术,即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的“免除百家,独尊儒术”的“儒术”。这里的儒术并不即是战国期间以孔子为代表的原始儒家学术思惟,而是经董仲舒改革过的,加上了阴阳五行、天人感到等阴阳家思惟的儒术。两汉乱世,从国度政权这方面看是光鲜的、亮丽的,但从群众思惟这方面看,倒是僵化的、没有自在的。魏晋期间就不一样了,几近和两汉反过来。这是一个动乱的期间,政治很混乱,政权更替很频繁,在不到四百年的时候里经历了很多个朝代,建立了二十几个国度,从国度政权上看是衰弱的、不强大的、不同一的。因为中心政权不巩固,处所权势(包含处所政权、军阀和强宗大族的权势)就相对发财,有的处所权势强豪敷裕到几近能够与皇权相对抗的境地。孙悟空说:“天子轮番做,来岁到我家。”魏晋期间的一些处所权势,也就像一个个孙悟空,以是当时就呈现了很多能够在政治上、经济上自在行动的空间,本来同一的国度认识形状即董仲舒所倡导的儒术,也跟着中心政权的衰弱而走向式微,因而在思惟上呈现了自在束缚的新局面。先秦期间的诸子百家之学获得了答复的机遇,中国汗青上呈现了一次新的百家争鸣,由此带来了哲学、文学、艺术乃至科学的大生长。从精力生长史上看,魏晋是一个了不起的有特别意义的期间。十四至十六世纪的时候,欧洲鼓起了一场文艺答复活动,当时的目标是答复古希腊罗马的文明,旗号是人本主义和理性精力。我以为魏晋期间是中国当代的一次文艺答复—答复先秦诸子,并且也闪烁着人本主义和理性精力的光辉。
歌颂魏晋期间高度的文学艺术成绩,将其与西方的文艺答复比拟较,如许的观点并不是我的发明,近代有一些学者已做过如许的阐述。比方章太炎论文不以唐宋为高而推许魏晋;又如鲁迅特别喜好嵇康,亲身汇集、校订、编辑《嵇康集》,都含有推许魏晋学术的意义。特别是宗白华先生《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对魏晋的文学与艺术有高度的评价,他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期间,但是倒是精力史上极自在、极束缚,最富于聪明、最浓于热忱的一个期间。是以,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力的一个期间。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和陆探微的画,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广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潜、谢灵运、鲍照、谢朓的诗,郦道元、杨衒之的写景文,云岗、龙门壮伟的造像,洛阳和南朝的闳丽的寺院,无不是光芒万丈,前无前人,奠定了后代文学艺术的根底与趋势。(《宗白华选集》第二卷)他又说:
魏晋南北朝指的是从魏初(220年)到陈末(589年)的一段长达三百六十八年的时候,这之前是两汉,这以后是隋唐,这三百六十八年包含魏(220—265年,同时存在蜀汉和吴,以是又称三国)、西晋(265—317年)、东晋(317—420年)、南北朝(420—589年)。从东晋起,汉人政权就只范围在江南,江北则前后有五个少数民族政权所建立的十六个国度,史称“五胡十六国”。东晋今后,江南的汉人政权前后经历了宋(420—479年)、齐(479—502年)、梁(502—557年)、陈(557—589年)四个朝代,史称南朝;江北则前后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史称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