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本宫还在这里,你想造反吗?”本宫道。
“帖子是假的!”大娘舅高举着沾血的帖子,大声对诸人道,“娘娘已经遇害!”
世人一听,吃紧道:
“田赵世仇,现在当报了!”
本宫守在长安。
“另择明君!”
自本宫接掌以来,东宫第一次灯火透明。
到了此时,田氏仿佛才晓得惶恐,几个手握兵权的娘舅姨父连夜派人来东宫商讨,口口声声说要豁出去去泾渭闯一闯行宫,救援母妃,扶本宫上位。
“本宫不拘泥姓氏,本宫拘泥的是君臣大义。”本宫道,“现在你们逼迫父皇,焉知来日会不会来逼迫本宫?”
掌印寺人连六玺都没有交给本宫。
他话未说完,有人插话道:“当年赵氏多么显赫,天子老儿也能下狠手将赵太子弄成‘坠马暴毙’,现在娘娘被困,一如当时赵后病重普通,可见天子老儿又要下狠手了!殿下还不焦心,等着变成下一个赵氏吗!”
而当初送御驾出宫,本宫给母妃的手书亦没有接到任何答复。本来心中无事的,也垂垂生起疑虑。
本宫嘲笑道:“杀尽赵氏?好大的口气。赵太子是本宫同父兄长,与本宫同为太祖儿孙,本宫与赵太子的恩仇,何时轮获得你们来插手?”
岂料大娘舅神采一变,旋即拔出佩剑,劈面劈下那酒保的头颅!
诸人闻询,面面相觑。
“太子殿下,”他回身来,亲和刻薄地对本宫道,“您不必管这些事,只待来日即位,一雪前耻。”
世人的目光一时都黏在那帖子上。
与此同时,骊宫那边传来的口谕越来越奇特,先是太常寺接昭,赵婉儿越级擢升淑妃,于中秋之际和许妃一道受封。再是赐永泰公主西北十三镇作汤沐邑,筹办与柔然和亲。如果这两道都算是内宫之事,不敷以影响朝局,那么父皇接下来的两道口谕就如在群臣中投了一个水雷,掀起波澜无数:赵构除禁军都统之职,迁江东刺史,领江东二十万兵员。赐燕王长安府邸,准其久居,不必北上回到燕地。
本宫长出一口气,跌坐在交椅中。
本宫环顾了一圈,见诸人都甲胄在身,怒极反笑道:“田大人这是让本宫来决定,还是只拿本宫当个幌子,好搏命博一博繁华?”
宫侍穿过挤挤攘攘的田氏诸将,径直走到本宫座前,躬身将帖子双手奉上,道:“御驾回鸾,明日即到长安。宪皇贵妃有懿旨,诸位大人不成轻举妄动,统统待皇贵妃娘娘回京再从长计议。”
世人顿时哗然。
“诛尽赵氏!”
本宫眯眼去看,见是常日里一个官小位微的远房姨夫。
“殿下多虑了,若您顺利继位,田氏只要更加忠心帮手的,那里会有逼迫一说呢?”
本宫闻言大怒,回身抽出璧吊颈挂的长剑,指着他道:“口出妄言,本宫第一个先杀了你!”
“本宫姓顾,何时姓田?”本宫冷声道,“何况你们就算本身想步赵氏后尘,也要看田氏有没有赵氏当年的气力。”
上面人纷繁拥戴:“殿下若早日荣登大宝,君权在握,我等才好替殿下出气,将天下赵氏搏斗洁净!”
“殿下至孝至善,是江山社稷之幸,但是殿下也该为本身的前程考虑一二。”大娘舅持续道,“殿下儿时亦曾多次受赵太子欺辱,几乎丧命,莫非殿下就没有一雪前耻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