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圣经》人物。耶稣的养父,雅各与拉结所生之子。――译者注
[1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犹太人,奥天时精力病大夫及精力阐发学家。精力阐发学派的初创人。他以为被压抑的欲望绝大部分是属于性的,性的扰乱是精力病的底子启事。著有《性学三论》《梦的剖析》《图腾与忌讳》《平常糊口精力病理学》《精力阐发引论》《精力阐发引论新编》等。――译者注
[3]《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景王后寝宫中,哈姆雷特的台词。――译者注
[21]路德维希・安德列斯・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对基督教的攻讦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某些观点在德国教会和当局的斗争中被一些极度主义者接管。――译者注
[9]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力阐发学的术语。这类说法缘自古希腊,是一个弑父恋母的故事。它是儿童(或成人)对于哺育双亲的爱与恨的心机构成团体,它的外在表示情势闪现为三角人际干系布局,即个别本身、所爱的个别工具、法律者(忌讳的轨制)三者,伴随爱与恨,以及惊骇等冲突的情感。它存在的外在前提是人类的两性差别和乱伦忌讳。――译者注
[12]《旧约全书》本是犹太教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其原文为希伯来文。它的内容主线是讲上帝与其子民希伯来人之间的相互干系。厥后从犹太教直接出世了天下三大宗教的此中两个,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跟着这两大宗教的传播,《旧约全书》被翻译成天下各国笔墨,对天下政治、经济、汗青和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译者注
[11]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法国近代资产阶层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共和国第一在朝(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天子(1804―1814,1815),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庇护人,瑞士联邦仲裁者。――译者注
[2]个别心机学:在很多方面,阿德勒的品德实际是与弗洛伊德的品德实际相对峙的。弗洛伊德看到的老是陷于与社会或别人相互抵触当中的个别,而阿德勒看到的倒是寻觅友爱、调和的个别;弗洛伊德忽视了有关人买卖义的题目和将来的抱负对人生的感化,而阿德勒却以这些题目作为他实际的核心部分;弗洛伊德把人的心该当作是由一些常常相互抵触的分歧布部分分构成的,而阿德勒却把心机看作帮忙达到小我将来目标的有机团体。是以,他为他的实际挑选了“个别心机学”这一术语,而绝非用心用这一术语来暗喻人们是被私欲激起去满足心机需求的生物。相反地,他意指个别固然是奇特的,但是他们都是以内心的调和和力求与统统火伴相合作为其特性的。――译者注
[14]荷马:古希腊瞽者墨客。公元前873年生。相传记述公元前12―前11世纪特洛伊战役,及有关海上冒险故事的古希腊长篇叙事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他按照官方传播的短歌综合编写而成。他的佳构《荷马史诗》,在很长时候里影响了西方的宗教、文明和伦理观。――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