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仲春,丙戌朔,日有食之。
夫长吏多出于郎中、中郎、吏二千石后辈,选郎吏又以富訾,一定贤也。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累久也;故小材虽累日,不离于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帮手,是以有司极力尽知,务治其业而以赴功。今则不然,累日以取贵,积久乃至官,是以廉耻贸乱,贤不肖浑殽,未得其真。臣愚觉得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以给宿卫,且以观大臣之能;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夫如是,诸吏二千石皆经心于求贤,天下之士可得而官使也。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可及也。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达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矣!
三月,乙未,以太常柏至侯许昌为丞相。
上祓霸上,还,过上姊平阳公主,悦讴者卫子夫。子夫母卫媪,平阳公主家僮也。主因馈送子夫入宫,恩宠日隆。陈皇后闻之,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
是岁,内史宁成抵罪髡钳。
济川王明坐杀中傅,废迁房陵。
天子善其对,以仲舒为江都相。会稽庄助亦以贤能对策,天子擢为中大夫。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能,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者,请皆罢。”奏可。董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进退容止,非礼不可,学者皆师尊之。及为江都相,事易王。易王,帝兄,素骄,好勇。仲舒以礼改正,王恭敬焉。
时大臣议者多冤晁错之策,务摧抑诸侯王,数奏暴其过恶,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诸侯王莫不悲怨。
窦婴、田蚡既免,以侯家居。蚡虽不任职,以王太后故亲幸,数言事多效。士吏趋势利者,皆去婴而归蚡,蚡日趋横。
建元三年癸卯,公元前一三八年冬,十月,代王登、长沙王发、中山王胜、济川王明来朝。上置酒,胜闻乐声而泣。上问其故,对曰:“悲者不成为累欷,思者不成为感喟。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零之横集也。臣得蒙肺附为东藩,属又称兄。今群臣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臣窃伤之!”具以吏所侵闻。因而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
子夫同母弟卫青,其父郑季,本平阳县吏,给事侯家,与卫媪私通而生青,冒姓卫氏。青长,为侯家骑奴。大长公主执囚青,欲杀之。其友骑郎公孙敖与懦夫篡取之。上闻,乃召青为建章监、侍中,犒赏数白天累令媛。既而以子夫为夫人,青为太中大夫。
河水溢于平原。
上自初即位,招选天下文学材智之士,待以不次之位。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自眩鬻者以千数。上简拔其俊异者宠用之。庄助最早进,后又得吴人朱买臣、赵人吾丘寿王、蜀人司马相如、平原东方朔、吴要枚皋、济南终军等,并在摆布,每令与大臣辨论,中外呼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屈焉。然相如特以辞赋得幸;朔、皋不根持论,好滑稽,上以俳优畜之,虽数犒赏,终不任以事也。朔亦观上色彩,不时切谏,有所补益。
建元二年壬寅,公元前一三九年冬,十月,淮南王安来朝。上以安属为诸父而材高,甚尊敬之,每宴见谈语,昏暮然后罢。